大軍奪取揚州之後,趙亮掉頭就帶著人乘坐船隻逆淮河西去了。
留下週東鎮守淮揚,手下的兵馬除了那些被招攬的降兵外,就只剩下了三千人左右。攫欝攫
周東手下槍炮都不缺,就是缺人,卻經受過訓練的人。
陳軍南下這一路上雖然連戰連捷,但到底要損失些人手的,前前後後加一塊也沒有一千人,但要算上受傷的可就不少了。
所以揚州城內還有上千傷兵,他們中大多數人能夠歸隊。但這需要時間!
趙亮帶走的九千來人,全都是囫圇個,所有的傷病員都給留在揚州了。這些人傷愈後也不用再歸隊,直接轉第一師了。
徐州兵馬也趕過來匯合,那裡也有一些傷兵留在了當地養傷,復員後也是編入第一師。
大批的前綠營兵們換了一身皮後就成了陳軍了。
被周東分散到各州縣去。
清軍在蘇北的慘敗已經傳遍了大江南北,無論是之前就被陳軍騷擾過的南通等地,還是更靠近內陸的泰州等地,陳軍兵鋒所指,莫不是輕易拿下。厺厽 寶來小說網 baoishiye 厺厽
各地官員或是逃走或是被俘,再或是自殺,演出了不少人間悲喜劇。
但總的來說江北的兵馬還是挺空虛的。
鎮江的西銘很清楚這一點,但他從沒對揚州發起一次反擊。哪怕從揚州逃過長江的鹽商們出資百萬助國救難,讓西銘可以大把的揮灑銀子收攬軍心士氣,可鎮江的清軍自始至終都沒想過對揚州發起反擊。
江寧的薩載還出兵進到了六合呢。
周東並不去管。
而只是一味的招兵買馬。
從被俘的清軍中招人,從蘇北的鹽丁灶戶中招人,從江南的漕丁中招惹。
他現在覺得自己儘可能的擴充兵力才是第一。
即使那些新兵根本就不能打仗。
但先把人招攬來,然後再進行訓練就好。反正是地方守備部隊,反正清兵也沒多會打仗。
李長虹和梁海也被放到了蘇北,一個在揚州當市長,一個在淮安當市長。
揚州這地方論名氣挺大的,但現在的環境就決定了這地方並不適合當行政中心。
揚州是前線啊。
所以江北總管府就設在了淮安,而誰能做江北總管,李長虹當然佔了先機。
但這一切都還未定下。
趙亮手下很多官都是空著的。
從某種意義上說,他的這個大陳國那還是一個超級大的草臺班子。
所以他早早就歸心似箭了。
臨清的時候他就想回陳州,但西銘他領兵打過來了,趙亮想回都回不去。
所以粗粗打理好這一戰後事,他就帶兵向西而行。
大軍走水路壓倒汝寧府去。
後者是豫南的一個空白區。巘戅寶來小說網baoishiye戅
趙軍沒去打理它,清軍也沒來增援。
雖然地理地勢很重要,從鄂北的孝感向北,那條直直北上的官道一直通到了郾城,也就是後世的漯河。
但那又如何?
趙亮雖然沒有進軍汝寧府,卻讓彭功昌分出一隊人馬搶佔了武勝關。
把這條綿延六百里的官道攔腰斬斷。
清軍想要進入中原,當然還能走其他的關口。可是官道怎麼辦?
打不開武勝關,利用不了官道,清軍還不如在從襄陽入南陽呢。
趙亮沒有跟著去汝寧府,他要先回陳州一趟。
他這‘一戰’的時間太長了,雖然先前的節節勝利必然能反過來鎮壓了腹地的人心,但現在趙家面臨的四路大軍,他也只是戰退了一路,誰敢保證就沒有人起了‘反心’?
畢竟滿清勢大!
所以趙亮是不能自始至終都飄在外頭的,他才是趙家的主心骨。
最好還是搶在那些‘反心’們沒有徹底盪漾起來之前把這一切都處置好,相比之下,打過長江冒著一定的風險去搶江寧,似乎也不那麼重要了。
滿清在皖北根本就沒有了成建制的兵馬。
皖南鎮綠營都集中在安慶呢,實力大損的壽春鎮豈敢來拈趙亮兵鋒?
陳軍非常囂張的橫穿了整個皖北,一路上五河、鳳陽、懷遠、壽州盡數被拿下,而只要是縣城、州城沒有那麼恰好的就在淮河邊沿上的,如泗州、潁州、宿州,甚至是距離淮河河道二十來里路的霍丘縣,早就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