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五是旗人中少有的幹才。
以護軍從徵緬甸,繼赴金川,戰輒力,積功累遷。
對於戰爭他有著豐富的經驗,人也不缺勇氣。能安安穩穩的活到現在,這不是因為他在趙亮起事後突然變得孬種了,而是因為趙亮起兵的時候人家正在家裡給親爹守孝呢。
直到乾隆五十一年乾坤突變的時候,七十五才匆忙帶著家人往關中跑路,然後在老上司福康安手下輕鬆的謀了個缺。
再之後他就又坐上總兵了。
“殺啊……”
呲目欲裂的七十五已經顧不得往斜處裡逃跑的楊遇春了,毫不猶豫的揮刀大吼著。
對面的陳軍則也不把注意力放在逃竄的楊遇春軍身上,數十名下馬的騎兵,操著線膛槍biubiu的向七十五的主陣地射來。
陳軍這邊還有幾門小炮在開火。
也就是騎兵炮。
其威力的大小不用想就知道。
這也是陽平鎮位於長安往西去的官道上,要不然就這幾門小炮都拉不動呢。
這交通問題不止是過往兩千年來困擾著歷朝歷代的大難題,對於新興的陳朝言,也是個大大的難題。
修水泥路吧,好用是好用,可耗費太大。
然土路又不中用,必須經常修補。
到現在交通部都還沒有個定論呢。
趙亮也不急,反正他手裡現在沒修水泥路的錢,軍費行政費用都還要靠債券呢,還修水泥路?修個寂寞。
七十五現在是又氣又惱又恨。
是萬萬沒想到楊遇春敢這麼玩。
從之前的廝殺中他可半看出來楊遇春半點的叵測之心。
話說此前的楊遇春也沒有遇到過眼前這般的絕境啊。
豐紳濟倫竟然下了沒有他的指令不準後撤的命令,這是叫他們去死啊。
老楊又怎麼還乖乖的呢。
七十五手下的清軍大概有千把人,此刻是人心浮動。
作為一支殿後部隊,看著友軍在自己跟前撂挑子跑路,他們很難還保持心平氣和。
楊磊非常及時的發起了衝鋒,舉起手裡的馬刀,放聲高叫著。
七十五手下的清兵看著還只是一個半成品的戰壕,再看著對面賓士而來的滾滾馬蹄,以及不遠處挖著勁兒跑路的友軍,有些人再也控制不住自己了,嗷嚎一聲,就丟了傢伙掉頭便跑。
七十五手下的這支隊伍來源複雜,有關中兵,有河西兵,有長安的兵,還有漢中的兵,可以說是胡亂拼湊起來的大雜燴。
為什麼他那麼看重楊遇春部麼?把第一個去死的榮譽教給楊遇春?
那就是因為楊遇春手下的那四五百人還算整齊,都是川蜀籍清軍。這樣的隊伍更好領導。
不像他這兒,方一有人跑路,就全軍大亂,然後七十五想控制也都難了。
“楊遇春……”
七十五呲目欲裂。
如此這個時候楊遇春還在他跟前,他能一把拗斷楊遇春的脖子,剝開楊遇春的肚子,看看他的心肝是不是比黑炭還要黑!!!
可他已經沒有時間了,他連憤恨楊遇春的時間都沒有了。
對面的陳軍已經衝起來了,很快他們就會衝過來了。
“殺,殺啊……”
七十五大聲的吼著,帶著身邊一些個還願意跟著他為大青果拼命的兵,也全都鬼哭狼嚎起來。
“蓬”的一聲,七十五同一匹疾馳來的戰馬狠狠的撞在一起,之後就再沒有之後了。
他求仁得仁了!
不過七十五求仁得仁了,可豐紳濟倫卻傻眼了。
這他麼是怎麼回事?怎麼一眨眼,陳軍的騎兵就衝到陽平鎮了?
前前後後……,豐紳濟倫再次掏出懷錶看,三點五十四分!
連半個鐘頭都沒有呢。
豐紳濟倫絕望的閉上了眼睛。
陽平鎮的防線都還沒搞好呢。
在他的設想中,整個戰局用該是七十五當肉盾,等那一千多兵打的差不多了,撐不住的時候,陽平鎮這裡也準備的差不多了。
畢竟陳軍是騎兵麼。騎兵的攻堅能力是不需要多說的。
這時候的陽平鎮內,外頭的戰壕會挖好,鎮子內也會簡單的擺起街壘。
而等到陽平鎮殺成一團糟的時候,額勒登保再領著馬軍直衝過來……
豐紳濟倫覺得自己明明已經設想好了一切,怎麼這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