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清城外。
“轟!轟!”
守軍陣地上的幾門火炮次第開火,他們射擊的目標是對面清軍正在緩慢移動的炮位。
攫欝攫。這一幕在臨清戰場上乃是非常非常常見的場景。
清軍在陣地前先堆好柳框土堆,做好防護,然後再把一門門火炮從後方慢慢推到陣前,接著就開始了對陳軍陣地持之以恆的炮轟。
直到這些火炮炸膛或是運氣太過不好被對面打出的炮彈直接命中,砸成廢鐵,這才告一段落。
陳軍的炮兵早就瞄了又瞄、估算了又估算,一旦確定,立刻開炮。
事實上清軍架炮的地點陳軍事先都試射過,也實地測量過,炮表內都有詳細的資料,但這個年代火炮的射擊精度遠沒法和後世比,第一批炮彈均告失手,只有兩顆落進了清軍運輸人群的當中,趟出了兩條血路,任何被碰著擦著撞著的人全都倒了血黴。
不過清軍根本就不在乎這點損失。
反正死的都是民夫民壯。
清軍炮手只有等大炮到位之後,才會歸位。
因為對比民夫莊丁,一個熟練的炮手的價值要高出太多太多了。
第一次炮擊結束,各炮位成員立刻忙活了起來,清膛、復位、裝藥包、裝彈、調整炮筒仰角,動作異常熟練。而就在他們忙活的時候,清軍的大炮繼續在慢慢的向前移動。
炮戰這已經是臨清戰場上最常見的手段了。
除了大炮就是夜間精銳兵力的偷襲。
夜盲症這個問題已經成為了清軍不得不重視的一個病症。
如果雙方都有這個問題,那自然沒事的。
可只有清軍有而陳軍卻沒有,這就叫清軍很受傷了。
因為這事兒,清軍吃了多少敗仗?大大小小的多的乾隆都要數不過來了。
所以清軍在伙食上正在加強改進。
夜盲症這東西吃肝臟最好,但要沒有肝臟吃胡蘿蔔、菠菜,想要改善並不很難。至少臨清清軍已經改善了很多。
所以夜間組織精銳兵力搞突襲,那一支都是清軍堅持做的。
因為在夜裡,陳軍的槍炮威力很難得到徹底的發揮。
巘戅寶來小說網baoishiye戅。只要他們能夠真正的突進去,那還是有可能取勝的。
事實也的確如此,陳軍外圍陣地並不是沒有失手過。
“轟轟轟……”
當一門門大炮被推到炮位後,大群的炮手蜂擁而上,民夫丁壯們開始後撤。然後兩邊的炮戰就斷斷續續的持續了一整天。
到了夜裡,數百身披甲衣的清兵被組織了起來。
他們全都是綠營兵,而並不是八旗兵裡最能打的健銳營,因為他們只是炮灰,唯一的作用就是消耗守軍。
這些人披的甲衣也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鐵甲棉甲,而更多是一種布面甲。就是那種外頭是布料,內裡在要害裝有鐵片的甲衣,算是棉甲的簡化版本吧。
畢竟就是一群炮灰麼,能有件布面甲就感激不盡了,還要啥腳踏車?
要知道滿清一朝,隨著火器的發展,甲衣的作用是越發不堪了,軍中也幾乎見不到鐵甲。
這種情況下哪怕滿清想要短時間裡拿出一批真正意義上的鐵甲,他們也拿不出來。
所以比之棉甲更簡易的布面甲就橫空出世了。
身著布面甲再陪著,一隻手就可提起的輕盾,衝鋒廝殺就足夠防禦的了。
火槍射出的子彈雖然犀利,可是在穿透了輕盾之後,力量也不足以再透甲穿體而入。
或是說彈子很難打穿布面甲重點防護的要害部位。
而只要不是要害中槍,士兵按道理就還沒有徹底喪失戰鬥力。
清軍一集結。
何大奎就被手下人叫醒了。
因為照明彈把對面看的很清楚,這種煙花一樣的東西,照明範圍還是不小的。
兩眼雖然看不到清軍的動向,可何大奎太熟悉清軍的路數了,夜裡頭手下人能把他叫醒,他都不用想就能知道清軍又要動手了。馬上命令道:“速去報告各營,傳令全軍戒備。”
“是。”手下的傳令兵立刻準備。
然後幾支煙花適時的燃放,一顆顆漂亮的‘照明彈’在空中炸響,炙亮紫白藍色的光芒照耀了陣地前大片的空地。
清軍前沿陣地。
對於陳軍的舉動,擔任突擊隊伍的清軍視而不見。
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