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資訊時代來臨之前,報紙始終是控制輿論的一項強力武器。而在廣播電視這些電氣時代的產物出現之前,報紙的作用更是超乎想象的強大。
趙亮今後一統全國,要改變中國的命運,開創一個大大的大時代,就不可能讓中華大地繼續‘沉淪’於古典時代而無法自拔的。
要開啟民智,普及教育自然是必須的,而報紙同樣也是必須的。
當然了,現在還是大青果。報紙是不可能被正兒八經的宣發的,趙亮能夠搞的就只有校報和廠報之類的了。
校報優先於廠報,因為校報針對的是技校和學堂的學生,後者這一群體的文化水平更高,識字率比之紡織廠、工坊、礦場的那些工人們可高的多了。
而校報的內容也不可能有任何的過分之處,因為這是面對大眾的,根本不可能做到保密。而乾隆後期正是文字獄頻發的年代,現在幾乎是一年一次大案,更有小案無數。
所以眼前的校報非常本分。
重點在於表揚技校學堂的優秀教師學生,重點在於學生們的文章和詩詞,次要篇幅才是天下的奇聞趣談,最後才是海外的地理、歷史一類。
報紙散發著一股油墨的味道,這是趙亮從澳門直接引進來的,同時搞來的還有一部古騰堡的鉛活字印刷機。這玩意在西方世界已經流傳三百年了。
趙亮就叫人全抄了一遍,山寨出了二十多部鉛活字印刷機。因為他出了要印刷校報、廠報之外,還準備進入書籍印刷行業。
這用油墨的鉛活字印刷術,成品的效果比之老式的雕版刻書印刷可便易也便宜多了。
準確的來說,趙亮現在用這法子印刷四書五經,成本價格也就二三十文,這還是裝訂好了的。
可市面上的四書五經、論語等書籍呢,少則一二百文,也就是平常書生的手抄本,貴的精裝本就要上七八百文。
以乾隆三十八年朱筠椒刻8冊,封面鈐有“每部工價紋銀五兩”朱文方印,每冊六錢二分,也就是620文。
可想而知趙亮進入了印刷業之後,會對這一行當形成多麼大的衝擊。
尤其是他背景深厚,沒人能用一些烏七八糟的手段來阻礙他的情況下。
而等到天底下所有刻書印書的人都知道趙亮擁有新秘法了之後,他在把鉛活字印刷術公知大眾,那就不怕那些個書商們不乖乖跟進。
這對整個中國的文化教育發展都有著很大的促進作用的。
“我不知道大青果什麼時候可以開設報社,但只要兩位本本分分的做事,我是不會虧待你們的。”
趙亮對著校報的一正兩副三個主編說道。
這正主編是打澳門來的郭子華,是不是有洋文名字他就不知道了,反正這個郭子華比之前的‘費爾南多’要乖覺的很多。
郭子華表情十分興奮,一個主編職務就徹底的把他從相對繁重的教學工作中解脫了出來。
今後他不僅層次上超越了技校普通老師級別,薪水待遇上也大大超越了從前,這等於是升職加薪了,對任何人言都是大好事。
第一副主編樊琪是樊執中的侄子,沒能考中舉人,更勿圇進士了,只是一個秀才的他兩年前來到技校應聘,傳統文人氣息比較深重,但對學生無論貧賤都能做到一視同仁,教課授學中也很負責認真。
趙亮覺得這樣的人是真正把書讀進骨子裡的人,這樣的傳統文人未嘗不好。
他負責校報中的文章詩歌版塊,很是樂在其中,一些文章詩詞的回語,甚至能寫的比作者的原稿字數還要多。
對於職位高低也並不看在眼中,當然他對郭子華的文化素養也很看不上眼。
第二副主編是徐延輝,這是被趙亮有意提攜的,他所負責的就是海外的地理、歷史這一板塊。
是三人中份量最輕的,存在感也最低的。
“大爺與京中的和中堂等建有深交,何不上言和中堂,於國內推行報紙一事?”
在樊琪的腦海中,這報紙就是朝廷邸報的變種,是邸報的擴大化,還是很有必要的。
就像他叔樊執中,那沒到朝廷邸報發下的時候,都使小廝前去購買。官府中就專門有人在抄錄邸報。然後藉此瞭解一些家國大事。
“此時干係重大。朝廷於言論之上……把關甚嚴格,這要萬一有人因此犯了事,我這始作俑者怕也要受到錢糧一二。所以還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好。”
“你們也都給我把眼睛放亮了,誰要是在這上頭出了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