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初一,下半年的第一天。 太陽早已從東海升起,高掛天空,陽光從北止戈洲東境海濱,淌過中域,一直照耀到西境海濱。 整個北止戈洲,萬里無雲,一片晴朗。 巳初一刻,東華山巔處的遊神廣場,人山人海。 除了參加遊神會和三洲大比的仙家修士外,東華山下各個小鎮,乃至方圓三百里內的普通民眾,也都不辭辛苦上得山來,迎接神主娘娘百年一度的遊神會。 作為北止戈洲第一神只的神主娘娘,不僅是仙家修士敬畏的無敵巨擘,更是所有北洲民眾心中的無上神明。 東華山神宮,一向也不阻攔普通民眾登山祭拜神主娘娘。 甚至“娘娘”這一稱呼,還是北洲普通民眾,為了顯親切自行加上的。 只不過是尋常日子,神主娘娘不會隨意在人前顯聖罷了。 而今天,卻是難得能夠近距離見到神主娘娘金身的日子,所以山下的民眾,便不約而同虔誠而來。 今日東華山上,無分仙家修士與尋常百姓,所有到場之人共襄盛會。 不過這些尋常百姓,對於能飛天遁地的各路仙家修士,還是保持著一定的敬畏,沒有太靠近。 各路仙家修士,將廣場最中心神遊臺,圍了一圈。 不過從人數上看,他們反而是少數,由尋常百姓組成的人海,又將他們給包圍了。 各大皇朝、王國、仙宗的代表,包括東蓬萊洲、西北烽火洲、北烽火洲等參加三洲大爭的年輕天驕、青年大宗師們,站在最前面。 唐釣鰲、赫連橫山,與止戈山兵家老祖穰苴,琅琊學宮大執事徐子謙,則站在四方高臺上,遙對神遊臺。 穰苴與徐子謙不需說,乃是代表北止戈洲地位最超然的兩大聖地,對於本屆東華山遊神會的支援。 唐釣鰲、赫連橫山兩人,則是既然來了,自然也代表各自大洲,對東華山神主表示尊敬,於今日盛會出一份力。 四方高臺之前,是以北止戈洲第二神只,玄都神君為代表的一眾山河神只、人間正神。 東華山第一神侍,尊號“風神”的風娘,與玄都神君並列,站在最前方。 各方人士都已到齊,吉時臨近,所有人都期待神主娘娘的降臨。 李往矣和小芊君,也站在北止戈洲一眾年輕天驕之中,身旁是長春道子南流景,和人榜第二的陳病已。 人榜第一的謝颭,和騎狗少女金斗鬥、血手盲童宋九,也在不遠處。 少女仙龍練霓兒,則仍在醉酒酣睡中,倒是沒有到場,被風娘安排到了一處偏殿休息。 對於這頭出身萬龍洞天的年輕之龍,東華山神宮很是重視。 畢竟神主娘娘之前,與這頭少女仙龍的姑姑,上一頭世間行走的萬龍洞天真龍,有一段舊誼。 故人之後前來,自然應該好生款待。 除了這頭不著調的少女仙龍外,所有昨晚與會的仙家修士、各方神靈,都到場了。 巳正一刻,陽光溫潤,天地清明。 風娘唱喝一聲:“吉時已到,東華山道場遊神會,正式開始,恭請神主娘娘降下法駕!” 聽到這聲唱喝,遊神廣場四面八方所有的百姓,紛紛下跪。 所有仙家修士、各路神靈,則或作揖,或抱拳,或行萬福之禮。 南北高臺之上的止戈山穰苴,和琅琊學宮徐子謙,也一起行禮。 唯有東西高臺上,唐釣鰲和赫連橫山兩位大洲最強十人地位超然,不需表示,肅穆觀禮。 幾乎在所有人剛拜下之時,一道璀璨的神光從天而降,落在最中心的神遊臺上。 當神光散去,現出一位威嚴、莊重、華貴,身作神袍的高大女子。 不需多言,這便是今日盛典的主角,北止戈洲第一神只東華山神主——雲暮色! 此時她的,氣質神聖莊嚴,與傳說裡慵懶、嗜酒的形象,截然不同。 不管是各路神靈,還是仙家修士、年輕天驕們見了,都不禁大為敬畏,不敢有任何一絲褻瀆之心。 那些滿懷崇敬而來的尋常百姓們,見神主娘娘降臨,更是叩拜起來,因為人數太多,情景十分壯觀。 然而,他們剛磕了一個,還想再磕,神遊臺上的神主娘娘卻輕抬玉手,一道清淺神輝飛出,所有下跪百姓都情不自禁地站了起來。 感受到神輝加身,這些山下百姓心中十分激動,同時對於神主娘娘的景仰崇拜,又多了幾分。 一身華貴神袍的雲暮色,收回玉手,神情肅然地環視全場。 當她的目光,掠過北止戈洲年輕天驕聚集處的時候,李往矣感覺神主娘娘似乎多看了自己一眼。 不過這種感覺很莫名,有點恍惚,不敢確定。 當神主娘娘的目光轉向他處的時候,他才能正視臺上的她,那周身流轉著的莊嚴、華貴、神聖的氣質,有種驚豔的感覺。 畢竟在他看過的相關傳記裡,東華山神主除了脾氣不太好舉世聞名外,那慵懶、好酒、嗜睡的性情,也在世間一眾神只中,別具一格。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