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柳浥塵氣機變化,出現破境徵兆,兩位外鄉人都十分驚異。 按照世俗江湖各種傳說,或者仙家邸報各類記載,但凡臨陣破境之人,無不是天賦奇高,又具備大氣運的絕世天驕。 眼前這位四十有餘,窮酸潦倒的教書匠,竟然也能臨陣破境,莫非也有氣運加身? 其他駐足圍觀之人,見身為小鎮教書先生的柳浥塵臨陣破境,也都十分驚奇。 如此落魄而潦倒,卻能行此壯舉,也是奇哉。 就連翠裙女童小芊君見了,也是忍不住大眼眨巴,驚喜道:“大師兄,柳先生破境了,他終於不再被困藏器三境,晉升到了格物四境!” 李往矣聞言笑道:“我儒門格物四境之名,出自《禮經》名言‘格物而後知至’,朝雨兄主治之經正是《禮經》,以其三十餘年治學求道之功底,此乃水到渠成,理所應當也!” “那為何柳先生之前遲遲無法突破四境壁壘,現在卻能在如此危險的情勢下晉升?” “修行求道之途,與精心治學不同,除了日積月累的水磨功夫外,要更上一層樓,還需一些契機,譬如一回悟道、一番點撥,一場問劍,或者一次生死危機。眼下弟子即將被惡人擄去,身為先生無可避退,這情形對朝雨兄來說,不啻一場生死考量。” 小芊君懂了。 柳先生自孩提開蒙以來,治學求道始終用心而刻苦,三十餘年未有懈怠,在藏器三境一待更是十幾個寒暑,積累極為深厚,所欠者,不過是一個契機而已。 如今契機來了,破境晉升,自然水到渠成。 兩位外鄉人不懂,但見到柳浥塵破境,卻也未有動作。 畢竟他們都是五境,這潦倒教書先生就算升上一境,也只有四境,與他們還是有巨大差距,照樣要被他們隨意拿捏。 他們甚至打算等柳浥塵徹底完成晉升後,再施以最粗暴的手段,把他打落泥潭,踩在腳下。 給他最大的期冀,又讓其幻滅得最徹底。 如此才最為殘酷。 他們很期待這一場景的到來。 見他們無所作為,李往矣瞄了一眼學塾門樓上那副墨色半殘的對聯,結合柳浥塵體內氣機流轉,卻笑了起來。 門樓上那副墨色半殘對聯的內容是: 善學者會心不遠; 名教中樂地無涯。 一講學之道,一講心之境。 學塾入口處,未受干擾,用心感悟破境玄妙的柳浥塵,心中欣喜、激動,而又夾雜著感慨。 困頓於藏器三境一十三載,如今終於破境,一掃陰霾,恰如埋塵之明珠,一朝塵盡光生。 他不禁想起了這些年來,因為不得破境,心中苦悶,每日坐守學堂,即使看到後院蓮池有魚騰躍出水,學童們散學後放飛紙鳶,也未能開解的情景。 他體內氣機飛轉流瀉出來,把身後門樓上破舊的對聯吹落,正好飄飛到面前。 他看了一眼飛舞中的墨色半殘的對聯,不由心中一動,把短聯補作長聯。 只聽他吟誦道:“善學者會心不遠,看鳶飛魚躍,便是精微道理,活潑文章。” 嗤! 他剛吟誦完,身上又發出如春筍破殼般的聲響,體內氣機再轉,竟是又由格物四境,提升到了遊學五境。 儒門第五境之遊學,乃為追慕至聖先師周遊列國,治學問道之旅,好教廣大儒門弟子,效仿先聖,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見天下事,證心中道。 補寫上聯後,柳浥塵卻仍不停止,又繼續補全下聯。 只聽他接著念道:“名教中樂地無涯,對湖光山色,足以盪滌胸襟,放開眼界!” 兩闋補全,原本的十四字短聯,遂變成了上下換位的四十四字中長聯: 名教中樂地無涯,對湖光山色,足以盪滌胸襟,放開眼界; 善學者會心不遠,看鳶飛魚躍,便是精微道理,活潑文章。① 而伴隨“足以盪滌胸襟,放開眼界”十字落下,又是嗤的一聲,柳浥塵體內氣機第三次流轉,他居然又直接跨過遊學五境,晉升到了山水六境。 從第三境藏器境,到第六境山水境,柳浥塵頃刻間,連破了三境! 在他體內氣機第三次流轉前,兩位外鄉人察覺到了不妙。 反應更迅捷的挎刀外鄉人大喊:“他要突破到第六境了,快阻止他,決不能讓他晉升到第六境!” 他們準備在柳浥塵五境升六境的前一瞬出手,阻止其突破,甚至想直接將其扼殺。 然而他們剛要出手,人群中的李往矣摺扇輕搖,他們便動彈不得了,已然被定住。 有李往矣在旁,無人能攪擾柳浥塵破境。 其他圍觀之人,也都看出那年逾四十的學塾先生要突破到第六境,皆非常震撼。 臨陣破境,已是奇事,連升三個大境界,則只在戲臺話本里見過。 這潦倒的小鎮教書先生,何德何能? 就算是天生璞玉,大器晚成,也有些誇張了。 有圍觀修士心中嫉妒,也不願見到柳浥塵成功升六境,準備暗中出手,只是當看到李往矣出手,為其護道,便都息了這齷齪心思。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