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的?這一次,就算是趙匡胤御駕親征,恐怕也難以短時間攻克滁州!”
“陛下,為何如此篤定?”
李煜眯了眯眼睛,十分篤定地說:“因為,朕不僅知道‘滁州之戰’的始末,還知道趙匡胤的一段秘聞——”
歷史上,“滁州之戰”發生在顯德三年、公元956年,當時,南唐這邊駐守滁州的,正是“天下第一大廢物”皇甫繼勳的老爹,皇甫暉。
後周方面,負責攻打滁州的正是定國軍節度使趙匡胤,以及他的兩個貼心義弟高懷德、石守信。
,!
當年二月,御駕親征的郭榮圍攻壽州,這是大背景,命令趙匡胤南下迂迴,翻越琅琊山之後,偷襲滁州城。
時任奉化節度使的皇甫暉、常州團練使姚鳳率兵三萬,對外號稱十五萬,屯軍於琅琊山各處關隘以及滁州城,如今,滁淮高速以北的“皇甫山國家森林公園”,正是以皇甫暉屯兵於此命名的。
公正、客觀地說,皇甫暉這個人不是廢物,可人比人得死,遇到趙匡胤這種能打的悍將,他也只能自認倒黴,一邊阻擊、一邊撤退,硬生生退到了距離滁州城只有二十里的地方。
這個地方,是典型的“兩山夾一路”的隘口,名曰“清流關”,不是嶺南的清流關。
二月十七日,石守信輕敵冒進,剛靠近清流關,被“反衝鋒”,扔下一百多人之後,倉皇逃竄。
二月十八日,石守信、高懷德前後軍交替進攻,動用了不少器械,仍舊無法通關,又損傷了七八十人。
二月十九日,趙匡胤親率大軍進攻,這一仗,損失了五百人,高懷德背部中箭,石守信肋下被劃了一刀。
一連三天,敗了三次,過不去,實在過不去!
兄弟三人,在營帳之中,愁眉苦臉的,皇帝郭榮的命令一道接一道,不斷催促攻打滁州的戰果,對於當時的淮南戰局來說,必須拔掉滁州這根釘子,才能徹底斷絕壽州支援,逼迫劉仁贍投降。
為難歸為難,該治療也不能耽誤,趙匡胤派人請了當地的一名郎中,給兩位兄弟治療,同時,也打聽是否還有其他道路,能夠繞開清流關。
郎中搖頭,表示不知道,但是,當他走的時候,多說了一句話——
“三位將軍,你們想要繞開清流關,有一個人一定有辦法,去找趙先生吧!”
說完,轉身揚長而去。
這副情景,有沒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沒錯,就是《三國演義》中的名場面之一,徐庶走馬薦諸葛。
趙匡胤聽聞,喜出望外,立即派人去打聽這位“趙先生”,而這個所謂“趙先生”,就是後來大名鼎鼎的趙普!
《宋史·趙普傳》記載:周顯德初,永興軍節度劉詞闢為從事,詞卒,遺表薦普於朝。淮南平,調補渭州軍事判官。
當時,趙普人確實在滁州,史料上說他“以教蒙童為生”,就是個小學教師,後周永興節度使劉詞與趙普私交甚密,曾經向朝廷推薦過他。在後周平定淮南之後,趙普就成了“軍事判官”。
由此,完全有理由認為,趙普在有宋一代的發跡,就是源自於滁州的,他的貴人,也正是當時的定國軍節度使趙匡胤。
緊接著,《三國演義》中的另一個名場面在五代十國時期復刻,就是“三顧茅廬”,應該說,是簡化版。
趙普不是諸葛亮,沒有“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的情懷,他是姚廣孝,忍耐了這麼多年,就等待一個機會,他不是想要告訴別人自己有多了不起,他要證明自己確實很牛逼!
趙匡胤獲知趙普的情況之後,帶著石守信、高懷德兩人前去拜見,走到地方一看,兩間茅屋、孤孤零零。
高懷德不是張飛,石守信也不是關羽,倆人沒有要燒房子的衝動,也沒有看不起趙普的意思,一進去,就恭恭敬敬——
“趙先生在家嗎?”
趙普溜達出來:“我就是,有事兒嗎您吶?”
趙匡胤趕緊出面,送上禮物:“趙先生,俺們來請你幫忙勒。”
趙普接過禮物:“客氣啦兄弟,走,屋裡去,我這兒剛買的好茶葉,那滋味,叫一個地道!”
【趙普老北京人】
四人落座,茶過三巡,趙普嘆口氣說:“趙統軍三敗於清流關,在下就知道,這閒雲野鶴、寄身茅廬的日子,就要一去不復返了。只是奇怪,為何將軍損兵折將,才想到趙某?”
趙匡胤愧色,說道:“今日才打聽到先生住處,如何攻破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