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國時期,嶺南仍屬於“蠻荒之地”,潮州雖然名為州,但人口並不多,至於城池、交通等基礎設施,更無法與中原地區相比。
但是,從軍事角度來說,並不意味著潮州很好攻取。
南漢在潮州設定防禦使,下轄海陽、揭陽、潮陽三縣,因此也被稱之為“三陽”,從名字上就不難發現,軍事行動勢必要拉長戰線,在多個地區不斷穿插、進攻。
對於朱令贇來說,“攻城拔寨”的難度,要遠小於“持久作戰”,一旦自己越過韓江,進入潮州地界,等待他的將是“四面開花”,南漢肯定會調動周邊所有軍事力量,來一場“螞蟻吃大象”的盛宴。
最好的方式,就是引潮州守軍主動出擊。
於是,從南唐軍隊駐紮到韓江上游之後,一股股“清源軍”一樣的軍隊,就開始了對潮州的騷擾。
潮州防禦使楊漢章、衙內馬步軍部指揮使蘇章二人,長期鎮守潮州地面,被稱為“二章”,兩人都是牙將出身,一同效力於南漢襄皇帝劉隱。
朱令贇設計“引蛇出洞”的策略,正是因為兩人的出身。
昔日,“二章”輔佐劉隱升為“南平王”,奠定了南漢建國的基礎,天德三年(公元945年),閩國只剩下最後一口氣的時候,“二章”極力要求出兵攻打詔安,以此為跳板,奪取漳州,在閩國滅亡前可以分的一杯羹。
事情如果成功,那就是“四家分閩”了,“二章”也有望升為節度使。
只可惜,當時的南漢中宗皇帝劉晟,光顧著內鬥與享樂了,對開疆擴土這種有益身心的活動,絲毫沒有興趣。
結果就是,閩國滅亡之後,韓江以北的地盤都歸了留從效。
好容易等到劉鋹繼位,“二章”重燃征討江北之地的想法,誰知,這位更猛,成天盯著文武百官的“小兄弟”,至於國家治理方面……窺一斑而知全豹,《十國春秋》記錄了一件事,宦官李託因為進獻兩名美女,就從一名普通太監晉升為了內府局令,還有驃騎上將軍、六軍觀軍容使、開府儀同三司等職務。
打仗打得好,不如拍馬屁拍的好。
“二章”繼續苟著,這一苟,就是十年。
所以,聽說“清源軍”過江騷擾的訊息,兩人頓時興奮起來。
孃的,不打你們,反倒自己找上門了!
正愁沒有出兵的理由。
一直以來,留從效、留從願兄弟都很會做人,“事大主義”玩兒的很溜,送金銀、送物產、送美女,南漢又自詡大國,好不容易有了一個“藩屬國”(此時交趾已經自立),自然不會為難。
對於有理想的武將來說,不稀罕這些,最喜歡“送地盤”!
蘇章迅速集結軍隊,揭陽軍、潮陽軍、海陽軍合計一萬八千人,兵力看似很少,但在嶺南已經可以橫著走了。
畢竟,漳州那邊只有兩萬廂軍,雙方人數接近1:1的情況下,潮州方面的戰鬥力要高出一倍。
發覺到潮州集結軍隊,朱令贇暗喜,不僅沒有收斂,反而加劇了對“三陽”的騷擾。
一次性派出數十支小股部隊,每個部隊不過五六十人,輕刀快馬、多帶火源。
跑一路,燒一路,甚至差點將潮州西南的“官倉”點著了。
官倉裡面存放的不僅有糧食,還有戰備輜重,這下算是捅了馬蜂窩了。
可是,當潮州軍隊去圍追堵截的時候,這夥兒人轉身就跑,屬泥鰍的。
“一群廢物,還敢跟清源軍作對,遲早滅了你們!”
“清源軍萬歲,留節度威武!”
“有種來打我噻——”
是可忍,孰不可忍!
事實上,只需要再多等幾天,敗退到齊昌府的吳懷恩,就能展開反擊,屆時敬州、潮州聯動,據韓江合圍南唐軍隊,朱令贇就危險了。
只可惜,“戰略定力”這種高階情緒,不是每個人都有的。
三月三十,海潮徐來。
潮州方面動員九千人馬,直撲詔安。
聽到訊息的漳州刺史留從願懵逼了,南漢?你們他媽湊什麼熱鬧!
本來,為了防禦漳州遇襲,與南漢接近的詔安、雲霄、漳浦等地守軍就嚴重不足,大部分都調配到漳州附近了!這一下,南漢算是“趁火打劫”,一路高歌猛進,連克數縣。
事實上,有些地方根本就不用打,大軍到了之後,搶劫、殺人、燒房子一條龍,然後宣佈老子勝利了!
“二章”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