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2部分

其行政級別,或是直接開除公職。

這一波廉政風暴之後,李信也不僅心中咱服,就憑肖圖白能夠弄出這麼一波反腐風暴,便非大明傳統體制的官僚能比。

而李信擔任了廉政部的部長,有點口嫌體正直的,道:“如果我發現有問題的貪官,一定會從嚴處理,可不會考慮人情,也不認他過去的功勞!”

肖圖白肯定道:“發現一個處理一個!”

“好,你別後悔!”李信心中想道,要是有朝一日,廉政部將經濟特區絕大多數的官員,都因為貪腐問題搞下臺,肖圖白還會像現在這麼淡然嗎?

這一次的廉政風暴,不但刮向了國企管理層、政府官員,甚至連行賄的商人,也紛紛的進行了不同程度的懲罰。

比如,有商人透過行賄,獲得了天津煤業公司10萬塊蜂窩煤,每塊僅僅1。5文錢,這一價格僅僅是葛沽當地售價的一半,造成公司經濟損失150兩。廉政部介入此事後,天津煤業公司產生了地震,十名企業管理層皆是被開除。

而行賄的商人,則罰以500兩銀子的罰單。

那商人叫嚷道:“我一共才獲利100兩銀子,這麼能罰的這麼重?”

廉政局官員冷冷警告道:“別得了便宜還賣乖!下次再犯,可就不可能這麼輕微了!”

那商人不僅縮了縮腦袋,畏畏縮縮道:“不會了,不會了!對了官爺,要是下次再犯,怎麼著?”

廉政局官員板著臉道:“還想再犯?哼!罰金會多的讓你破產。或者是列為‘不誠信商人’多繳納數倍的稅收,或是驅逐出境不許在特區經營!”

廉政局的官員,將罰款的收據單遞給商人,與此同時將《廉政法案試行草案》檔案拿出一份,交給被罰款的商人。

本質上,這一次風波主要的處罰物件的官員和國企管理層,捲入的民間商人不過是6人。

這也是因為,政府和國企中人貪腐容易調查。而很多民間的商人更為狡猾,犯案後往往隱藏的很深,再加上政府不願意大肆調查、逮捕民間商人,造成市面上人心惶惶。所以,也僅僅懲處了罪證確鑿的幾名商人,而放過了大多數取證困難的嫌疑犯。(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援,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第一六零章 廉政風暴(二)

總體而言,葛沽經營的商人,本分守紀的還是很多。動歪心思的,僅是極其一小撮。

對於特區政府的廉政風暴所懲處的六名劣跡斑斑的商人,大多數守法商人紛紛拍手稱快:

“這種害群之馬,不值得同情!”

“堅決打倒官商勾結,幕後操作!”

“大快人心啊,那幾個傢伙原本就是欺行霸市的混帳!”

遵紀守法的商人,尤其珍惜葛沽經濟特區來之不易的公平經營環境,也非常支援政府的廉政風暴。

按理說,葛沽經濟特區是實行高稅率、高租金,但是在這座城市,各行各業的負擔反而是最輕的。

因為,商人們只需要繳納明面上的賦稅,以及門店、廠房、辦公室的房租,既可以穩定的經營,再也不會繳納各種“孝敬”。

這種良好的環境,是經濟特區之外,很難碰到的。

其他的地區,哪怕是有清官上任,但是清官只能管自己個人,往往是杜絕不了官差們的陰奉陽違。

事實上,封建社會的官府能夠調動的民力向來是有限,徵收的稅率也遠遠低於工業時代。尤其是明朝,由於朱元璋是社會最底層出身,所以他很情緒化的制定了歷朝最低的稅率。

以輕徭薄賦稱著的漢朝也是之十五稅一,而明朝長期奉行的稅率是三十稅一,說是歷朝最低的稅率也不為過。

三十稅一的比例,在明朝農業稅、商業稅等等各項稅收領域。皆是一個比較符合實際的稅率。

農業稅收方面,明廷平均每年徵收3000萬石糧食,而全國的糧食產量是達到10億石。稅率也才是三十稅一。商業稅方面明太祖訂製祖製為三十稅一,萬曆年間逐漸變成六十稅一,年收入低於40兩銀子的小商人免徵商業稅。

照理說,明朝實行歷朝最低的稅率,如果底層官吏真能夠按照朝廷的政策執行。百姓的稅收負擔應該不會太重。

問題是,明朝中後期,士大夫、勳貴、宗室等等免稅特權的階層。大量的兼併了土地,全國八成以上的土地皆是被特權階層兼併。而國家徵收的農業稅方面,還是3000萬石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