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部分

我經常聽到有人擔心中國在搶奪西方的工作機會,也經常聽到人們對於美國生活方式對東方國家的影響的關注。問題是:“全球化就意味著美國化嗎?”我認為並非如此。在衡量全球化時,我們可以統計電話通話數量、貨幣流通、貿易總額等等,但是文化和思想的傳播卻很難衡量。人們沒有意識到的現實是,在文化方面,美國自身的變化要比它對世界的改變大得多。因此,改變世界的是世界本身,而非美國。移民對美國的影響要遠比美國對世界的影響深遠。

人們所抱怨的所謂全球美國化只是最淺層的:我們吃的食物、看的電影和穿的衣服的美國化。但是考慮一下這個事實:美國的中餐館比麥當勞還要多。

在民族構成方面,美國是世界上最多元化的國家。四十年後,四分之一的美國居民將會是拉丁美洲後裔。到那時,拉丁後裔和亞洲後裔將佔到美國總人口的三分之一。現在,###教在美國已經是排在基督教之後的第二大宗教;漢語已經是在美國使用最廣的第二大外語。這些變化都直接關係著美國人的構成和美國這個國家的文化。

全世界的人們都在極力維護自己的文化特徵。非常矛盾的一件事情就是,我們的全球化程度越高,就會自覺或不自覺地更加關注自己的文化特徵。這一點是永遠不會變的。我們的語言、家庭、社群、文化遺產都是因國家或者因人而異的。國家的任務將會越來越側重於發揚自己的文化特徵和遺產,以及發展教育。

在全球經濟程序中,經濟的重要性仍然會壓倒政治,而且全球經濟對我們生活的影響也遠遠高於政治。未來就隱藏於現在的經濟決策中。這也是我們需要更好的手段來衡量世界經濟全球化的原因。世界的經濟關係和活動正在朝著一體化、自我管理化發展。觀察、瞭解世界經濟一體化的視窗就是經濟行業。

所應用的定見:

定見 5 把預測未來當作一場拼圖遊戲:預測未來有時也是有感而發。近年來,我開始注意到以國家為單位的經濟指數的實用價值越來越低。經濟勢力正從國家轉向我所認為的經濟行業。因此,要向預測經濟發展,要關注的片段就應該是經濟行業。

定見 10 舊的去了,新的才能來:我們往往會對自己的知識廣度要求過高。世界經濟中並不是所有事情都是與我們有關的。我們的興趣應該圍繞經濟行業。因為經濟行業是獨立執行的,因此你應該圍繞你自己的經濟行業規劃出自己的領域,然後按照“舊的去了,新的才能來”的原則對它們進行管理。

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第二章 經濟:從國家到經濟行業(10)

定見 2 未來是隱藏於現實之中的:經濟行業資訊要遠比國家GDP所反映的資訊可靠得多,也比較容易統計。它們可以更加真實地反映世界經濟活動的狀況。開始的時候,經濟行業指數可能會與GDP指數共同執行,但是它最終將取代GDP指數。

第三章 中國:外圍就是中心(1)

許多人都擔心中國會分裂。中國的確在分裂,但並非人們所擔心的政治上的分裂,它的全球化和分散化程度比世界上任何其他國家都要高,這是保證中國可持續發展的必經之路,也使得它的各個組成部分——省、市和地區更加高效、強大。外圍就是中心。

鄧小平1979年訪問美國的時候,參觀了福特公司位於亞特蘭大市郊的一家汽車工廠,當年這裡一個月生產的汽車總量比整個中國一年的生產量還要高。在美國訪問期間,鄧小平曾經說,“在中國我們面臨著改變落後面貌,快速趕超世界發達國家的任務。我們想要向你們學習。”他說希望能在21年後的2000年把中國發展成為一個工業強國。1979年的時候,中國的汽車製造量只有13;000輛。在鄧小平訪美25年後的2004年,中國已經有了120家汽車製造商,年產汽車500萬輛。

鄧小平在1978年開始了農業改革,並在第二年訪問美國,慶祝兩國關係正常化,並且宣佈中國的對外開放。我記得自己在那期間參加過在華盛頓為他舉行的一次招待會,和許多人一樣,我吃驚地發現擁有雄圖大志的他竟然是個身材十分矮小的人。

我首次接觸中國是在40年前。當時我住在泰國,幫助他們發展農業。與我合作的一位經理邀請我去了臺灣。臺灣當時正處於工業化的起步階段,但是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他們的農業改革措施,我就是去那裡瞭解他們的農業改革的。寫到這裡,我想起來1967年我們在臺中吃過的一頓飯。那家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