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88部分

造商船,以保證向英法俄等國運送更多的戰略物資。

美國人建造商船的能力得到巨大提高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在美國參戰之後,開始採用標準化模式建造。當時美國主要建造兩種大型貨輪,一是用來運送乾貨的,一是用來運送油水稻。這兩種標準商船分別叫“自由輪”與“勝利輪”,其標準載重量都是一萬噸,而且所有的設計都確定了下來。大批的預製件先在工廠製造,然後送往船廠組裝,進行流水線式的生產,在船廠的組裝車間裡,成百上千的焊工不分晝夜的忙碌著。在24年初,同類商船的下水時間是六個月,到三月,縮短到了四個月,到五月的時候縮短到了兩個月,而到了24年年底的時候,美國船廠最快的紀錄是四天零十五個小時,用不到五天的時間就組裝好了一條萬噸級的商船,而在其下水的時候,船體上的油漆還沒有完全乾透呢!

而在24年六月,唐帝國建造一艘萬噸級商船需要至少六個月的時間,即使是在24年年底,這也至少需要三個月的時間。顯然,在商船建造方面,美國人創造了一個奇蹟,就如同這個國家的出現一樣,一個讓人難以相信的奇蹟。

戰艦的建造標準與商船是完全不一樣的,雖然現在唐帝國與美國也都在採用標準化的流水線方式建造戰艦,可戰艦的建造速度仍然比商船差了很多。

不說別的,建造戰艦用的高強度鋼的質量要求就要比建造商船的鋼材嚴格得多。另外,戰艦要考慮到受損後的生存能力,因此戰艦的主體結構就必須全面加強,並且大範圍敷設裝甲鋼板。相反,商船的建造標準是以航行時可能遇到的風浪來制定的,另外,在大批次建造的時候,能夠少用鋼材就得少用。很多商船的甲板都是用木板拼湊起來的,而不是鋼板。另外。建造期間,以及建成之後地驗收工作都要嚴格得多。

這些都限制了戰艦的建造速度。雖然建造商船的能力能夠反映出一個國家地造船能力,但是卻不可能準確的反映出一個國家建造戰艦的能力。

美國因為戰爭的需要。建造商船的能力已經是世界第一,可是其建造戰艦的能力仍然在唐帝國之下。這也準確的反映出了兩個國家在戰爭中地不同需要。美國需要承擔東西兩條戰略運輸線上的消耗。特別是在面對潛艇絞殺戰的時候,商船的大量損失必須得到迅速的補充,不然隨著補給線的崩潰,澳洲大陸,以及英法等國就勢必崩潰。相反。唐帝國並不存在這兩個方面的壓力。對唐帝國來說,最主要的海上航線就只有一條,即透過南洋進入印度洋,再走紅海,東地中海到達東南歐洲的這條連線著波斯帝國與德國的戰略運輸線。而這條航線上,絕大部分都在岸基反潛巡邏機地掩護範圍之內,另外,美國在印度洋上活動的潛艇數量非常有限,更沒有敵國的艦隊在印度洋上活動,因此這條航線相對來說是比較安全地。損失的船隻並不多,唐帝國完全沒有必要大規模的建造商船來彌補航線上的損失。

唐帝國花了更多的力量來建造戰艦,這正是唐帝國的需求。在德國海軍一蹶不振。波斯海軍被牽制在了東地中海的情況之下,唐帝國幾乎要承擔起所有的海上作戰行動,不但要面對美國,還要面對英國。甚至法國這樣的二流海上強國。結果可想而知,唐帝國必須要利用有限的資源,打造出一支至少可以與美英兩過相當的海軍出來。相反,美國則沒有這個壓力,美國的所有海上壓力都在太平洋上,而大西洋是由英國海軍負責控制的,因此美國除了在太平洋上努力挽回敗局之外,並沒有需要大幅度超越唐帝國海軍規模的需要。

相對於美國商船的建造規模與速度來看,其戰艦的建造速度與規模是偏低的。談仁皓首先就認識到了這一點。美國海軍如果想在太平洋上獲得勝利的話,那就必須要擁有一支至少與唐帝國海軍相當的海軍,那麼美國就必須要建造更多的戰艦來恢復實力上的優勢,那麼為什麼美國要建造大量廉價的商船,而不是更多的戰艦呢?只有一個原因,那就是美國的工業實力已經到極限了,根本就無法建造出更多的戰艦來。至少,美國海軍建造戰艦的能力已經到極限了!

這一點極為關鍵,可以說,這是美國已經顯出疲態的一個標誌,是美國的實力達到巔峰狀態的一個標誌。談仁皓一點都高興不起來,原因很簡單,唐帝國的實力實際上也達到了巔峰狀態,雙方的差距極為微弱,甚至可以說是齊頭並進。現在的問題是,就看誰能把這個狀態保持得更久,誰能堅持得更久了。

談仁皓是對比著兩國的造艦計劃看的,從總體規模上講,唐帝國略勝一籌,可是在主力戰艦方面,兩國卻旗鼓相當。現在唐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