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五千多士卒退出了龜茲城。
此戰,唐軍損失士卒千餘人,郭孝恪極其子郭侍詔戰死西門。韓威曹繼叔,與城內斬首三千。投降之人,在那利退去之中,齊齊送到城頭斬首。於是,龜茲城立刻安定下來。
至於那利,他也未能達成奪回龜茲城的目的。
第三日的時候,那利再次領軍前來進攻龜茲城。早已經被一腔怒火充填整個胸膛的唐軍在曹繼叔的帶領之下,出城與之死戰。
五千唐軍和一萬五千龜茲西突厥聯軍從中午時分一直殺到傍晚,斬首八千,那利倉皇而退。然而,這那利最終還是未能逃脫。對其不滿的龜茲人將那利拿下,獻與唐軍。
至此,龜茲悉平。
第五百零六章 李世民的事情
貞觀二十二年五月,阿史那社爾先後攻破五個抵抗唐軍的城池,生擒龜茲王、龜茲國相等一大批龜茲貴族。押解回朝,以候李世民處置。阿史那社爾於龜茲王族之中挑選恭順者,繼任王位。
龜茲悉平,西域震駭。西突厥、于闐、疏勒、安國等國家爭相向唐軍贈送駝馬糧草。
阿史那社爾勒石記功而還。
六月,安西都護府遷至龜茲,唐軍駐紮龜茲城。
就在西域那邊取得節節勝利到時候,長安城內,卻是分外的不平靜。
貞觀二十二年的時候,李世民的身體已經很差了。朝會之上處理政務時,已經有些力不從心了。站在下面望著這位帝國的統治者,張允文心頭忽然湧起莫名的悲涼來。當初自己初見他時,他意氣風發,指揮大軍圍王世充於洛陽,戰竇建德於虎牢,面對虎牢關外的大軍,神色自若夷然不懼,是何等的氣魄。然而歲月如刀,坐在這皇位之上幾十年之後,李世民竟然衰老至此。
在李世民之前,那些跟隨他一起打江山、治理天下的文臣武將就挨著去世了。萊國公杜如晦,死於貞觀四年;鄭國公魏徵,死於貞觀八年;申國公高士廉,死於貞觀二十一年;宋國公蕭瑀,死於一個月之前;還有段志玄、虞世南等一大批文臣武將。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中,剩餘僅僅七八人。而且梁國公房玄齡、衛國公李靖,這些朝廷頂樑柱如今纏綿病榻,久不上朝。
每每想到此處,張允文心頭就不由得一陣難受。
去年冬天的時候,王屈也終於離開了人世。這位老爺子十分堅強的在病榻上支撐了數年時間,最終含笑離開了人世。臨死之前,不光是王妍張允文,還有太原王家也派出了人。
目睹了王屈的離去,張允文更加珍惜身邊的人了。無論是對閉門不問世事的尉遲恭,還是自己的姨夫姨娘,隔三岔五便會帶著兒子女兒前去拜訪,以搏長輩歡顏。
至於李世民,張允文此時對這位英明之主心中存有畏懼,打定主意,只管敘親情,不問政事。
張允文之所以對李世民心存畏懼,全是因為李世民這兩年的所作所為。彷彿是知道自己命不久矣,活不上幾年了,李世民開始有序的在朝中扶植起李治的勢力,打壓那些權柄極大的官員。
先有張亮。這位大將在征討高麗之時,表現還不錯,立下了不少戰功的武將,任刑部尚書。貞觀二十年的時候,陝人常德玄告刑部尚書張亮養義子五百人。而且曾經和術士公孫常說“名應圖讖”。後來又向術士程公穎問道:“我手臂之上,生有龍鱗,欲舉大事,可乎?”
當然這些話語都是那個告狀的人說的,至於張亮是否真說過這些話,就不得而知了。但是,張亮養義子五百,這倒是一個事實。而且在他的眾位義子中,有個叫做張渾的傢伙,如今還是炮兵營的郎將之一。
當御史大夫馬周等人向張亮問及此事之時,張亮一口否認。而馬周等人查不出證據,那個告狀之人也列不出證據。在這樣情況下,按理說來,將是一個死案子。可是,當馬周將這一情況上報給李世民的時候,李世民沉默片刻,陰著臉說道:“張亮養有義子五百,他一個刑部尚書養這般多的義子做什麼用?當然是造法了!”
李世民的一句話,將整個事件的性質定了下來。
得到暗示的官員紛紛上言,說該將張亮欲圖造反,當將其拿進獄中,斬首示眾。朝中只有將作監少匠李道裕進言道:“亮反形未具,罪不當死!”說張亮尚未造反,不應該斬首。
不過這個聲音沒能擋住李世民的決議,張亮依舊是被判處斬首。
李世民遣房玄齡和長孫無忌進入刑部大牢,代他向張亮道別。
在大牢裡面,房玄齡輕嘆一聲,沒有說話。而長孫無忌則是義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