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孩子,帶著二十幾個大西瓜,趕著車去看地方。
餘錢他們的營帳已經立起來,地方也收拾的差不多了,見了杜安他們也很是親熱。說了一回話,應著餘錢的強烈要求,杜安去和火頭兵交流經驗技術去了,里正這頭又對著餘錢鄭重託付了一回,錢不錢的沒關係,關鍵是護著點兒這些孩子們,可別真吃了大虧就行。其餘的,吃點兒苦頭就當鍛鍊了也沒什麼大礙的。餘錢自是應了,又帶著他們在營地裡略走了一圈。
話說杜安和當兵的交流的相當順暢,一來就帶了這麼多瓜果來,多會做人啊,況且和當頭的明顯關係不錯,兩下里倒是變得熟稔起來。等到杜安幫著火頭兵做了頓飯之後,就更是受歡迎了,不少人已經和他稱兄道弟起來了。這要是杜仲平在,非得似模似樣的感慨一回,這真是不管什麼年代,有門手藝在身上,總是好的。
第四十五章 。。。
時至金秋九月,燕北的天氣已經漸漸涼了下來,往錦陽城去的官路上來了不少的人馬車輛。這北地其實不難走,一路都是平原,並沒有南方那種山路崎嶇,只是一天裡日頭在天上的時候,還是有些熱,而等日頭落了山,這溫度就降了下來,若是入了夜,那就得蓋厚被了,就是值夜的也得聚在火堆旁烤著。
這一隊人馬是江南蔣家的商隊,這蔣家雖比不上各大官商,卻也是本錢雄厚,經營多年的老字號。原來這蔣家專門做布匹綢緞買賣的,已經經營了幾代,外人看著依舊興旺,倒是沒必要往北邊跑的。只是那蔣家當家也有愁事,前些年打仗,很是壓了點兒貨在手裡,等到打完了仗,喘過氣來,卻發現好多料子都過了時,顯得陳舊了。這樣的料子,顯然是賣不上價了——江南有點兒錢的人家,都講究個時興,今年興這種花樣,明年又興那種,若是穿了過了時的出去,倒是要讓人笑話的。要是降價賣給窮人家,自然是賣得出去,只是卻要折了本錢——這樣的料子又不是一匹兩匹。可是要是不賣,壓在手裡就更為難了——要有地方裝,還要有人手看管整理,防著鼠咬蟲蠹,最重要的是,幹放著也換不成錢啊。最後沒辦法,聽得這燕北開了互市,這蔣家當家的有了主意:北地的蠻人哪裡講究什麼時興不時興的?要是能用這過了時的陳舊布料換了北地的上好皮子回去,那可不是一點半點的賺!就這麼著,才有了這一趟。當然,跟著來的不是當家的,而是蔣家的大少爺蔣茂林,今年也過了而立之年,辦事也是極穩妥地。
估摸著再走個一日半日的,就能到錦陽城了,蔣大少爺在入夜後又巡視了一遍,跟押鏢的師傅道了辛苦,也自去休息了。每日裡趕路乏得很,他雖是壯年,這許多日子下來操心的事也不少,又著實艱苦了些,想著明日就能好好歇一歇,心裡好受了點兒,很快就睡了。
只是越睡越覺得冷,身體都蜷在了一塊兒,仍然敵不過陣陣寒意,蔣茂林只得起了身。這才發現,帳子外頭已經點起了不少的火把,夥計們跑來跑去的正忙著給貨車蓋上油布——原來,竟是下起了雨。
走出帳子,看到這回跟來的幾個賬房掌櫃也都起來了,正聚在一處說話,連孃舅家派來的那個江先生也在,蔣茂林免不了要過去問候一番。這個江先生是跟著來看看藥材的——蔣茂林的孃舅家正是做的藥材買賣,聽得蔣家要來北邊,派了人來看看,算是搭了蔣家的順風車。彼此寒暄幾句,蔣茂林見東方已經隱隱發白,眼見眾人是睡不成了的,就道:“諸位,已經是這個時辰了,不如辛苦些,早些趕路早些到那錦陽城,也好好好歇息一回。等到了地頭,蔣某人請諸位好好吃一頓,也掃掃這些日子以來的風塵!”
主家發了話,諸人紛紛應諾,就緊著趕起路來。
沒成想,這雨雖是不大,卻瀝瀝拉拉下個沒完。人都道“一場秋雨一場涼”,眾人今日算是體會到了這種滋味,有衣服的趕緊把衣服胡亂套上,腳底下也越發的加緊,就盼著到了錦陽城熱湯熱水的好好吃一頓去去寒,再有個乾爽的床鋪與厚厚的被子,狠狠地睡上一覺。
沒想到,走到一個岔路口的時候,從路邊的草亭裡走出兩個官差,把車隊給攔住了。
就有夥計趕緊上前詢問。那官差斜眼看著他:“你們是南邊來的商隊?哪一家啊?”
“蔣家,江南蔣家,專門做布匹買賣的那個!”
“沒聽過,有這家嗎?”
“好像沒有吧,不記得有姓蔣的。”
兩個官差打啞謎一樣說了幾句,那個斜眼看人的就道:“你們啊,進不得錦陽城!”
那夥計急了,走了這麼遠的路,受了這麼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