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向劍修遺蹟的傳承。
以四兩撥千斤之力,加以空間穩定咒,鬱陽開啟了青石板,後面的確是一條長長的甬道,也許盡頭就是千年來人們想要的謎底。可是鬱陽關心的不是前面,而是頭頂的空間瞬移陣。雖然不知道為什麼劍修要把傳承陣法放在此處,但是鬱陽確實在頭頂上找到了那個劍修才可以透過的陣法。
在傳聞中不少人來找過闔閭的墓,秦始皇派人來過這裡,孫權也來過這裡,皆是無功而返。也不知道他們是否受到過頭頂陣法的影響,那時陣法力量要比現今大的多。所以不能向前面的墓道走去?
可這時候,鬱陽不再多想別的事情,打起全部精神,以劍入陣開啟了頭頂的傳送陣。之所以說這裡是只有劍修才能進入的陣法,因為它有一個先決條件,破陣要用本命之劍。
這個陣法以遠古的四宮五方天而成,陣法會因為四方而變化,五行衍生而移動,形成周而復始、生生不息之態。這種陣法的布成要以四個不同屬性的靈獸骨血為基,加以五位不同五行靈力的修士,注入不同的修士之力方可成陣。
成陣之難,使得破陣更難,而這個四宮五方天陣是為了選擇傳人,自然是要求劍修以力破陣,在絕對的大勢面前一切陣法便會應勢而破。
所謂大勢無招,問天派的修行以問道為主,哪怕是劍修修的也不是劍勢,而是劍心。所以傳授的時候,只有劈、刺、點、截、抹、挑、掃七個字,而在鬥法中,如何使用全憑自身領悟。
問天派希望門人在實戰中獲得真意,而非一味依靠前人,只有自身的本能,才能在危機時幫他們轉危為安。也只有一步一個腳印的前進,悟出道心,孕育劍心,才能讓他們在逆天的道路中,安穩地走向遠方。這種用心不可謂不用心良苦了。不知問天由何人所創,這樣以道心為本的信念,著實讓人佩服。
但是這樣的修煉方式並不適合太多人,道修悟出道心已是難事,更何況還要孕育劍心。這樣能成為問天的劍修並走下去的,皆是天資聰穎有又大毅力的修士。
鬱陽祭出飛劍在陣法中不斷運用七個劍勢,連綿不斷,應對四宮五天的變化。就在猛一用力將靈力灌進四方的陣位後,陣法出現了一絲停滯,就趁著這一瞬間他將劍劈入天宮位置,執行全身靈氣而入,“嘶嘶砰砰”在一刻的僵持中,二中氣息不斷的此消彼長,最終陣法的傳送點破陣而出,向鬱陽而去。
鬱陽即刻跳入傳送點中,來到了傳承之處。
作者有話要說:
☆、蘇杭雜記二則·劍池之陣(下)
這是一個被割裂的空間之地,只有四立方米大小的一個石洞,其中放了一塊玉簡,與一柄墨黑色的劍。沒有劍鞘也沒有劍柄,是突兀的一個劍身。
鬱陽看了玉簡,其中寥寥數語。大致是說這柄劍是遠古奇物煉製而成,被上古的梵玟與鳩熾這兩大劍修所用過,而後兩者得道大成。
為了幫助後人,兩人就將一些傳承封印在這之中。說也奇異,這柄劍可以容納不同的靈氣法力與傳承理念。有許多劍修嘗試,從劍中獲得傳承,有成有敗,而今他們就要離開這個世間了,他們的傳人會將這柄劍儲存下去,有緣人皆可試劍。
但是要注意,如果決定試試,成功自然是皆大歡喜,萬一要是敗了,那麼就要以身祭劍。而方法簡單,只要用修士的本命劍向墨劍砍去的同時,催動靈力就可以了。
鬱陽看著墨劍,只見它其中確有一種複雜的靈氣蘊藏,使它看上去既透明如玉石,但又在下一刻渾濁不清。到底要不要試劍,鬱陽猶豫了一瞬,就知道沒有退路了。幾年前師傅過世了,要走向更高的劍道,只能靠自己了。
這時候,可不能先離開找個幫手,請人護法再來試劍。別說還能不能找到一個與他同等實力的劍修,如果真如玉簡所言,劍來自遠古,那麼此間修士又能將他完好無損的救出來嗎?
而修行之途需要處處小心,卻決不可畏畏縮縮,懼怕前途險惡。也就是一個轉念,他深吸一口氣,用將清心玉護住心脈,執行靈氣向墨劍砍去。
轉眼鬱陽則是身處一片墨色之中,只聽見有一個聲音帶著強大的威壓在遠處傳來。“觀汝劍意獨道,道義堅毅,固有三問。”
“其一,所修何道?”
鬱陽想起從小父母雙亡,後來親人具失,跟隨著師傅已經有了十幾年的修行。他為何會踏入這條道路,是因為師傅的希望,還是因為天資過人,或者是對那個與天相爭的世界的嚮往,已經分不太清了。而當他踏入了修行的道路中,失去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