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有了這一艘船,赫斯曼就能去忽悠蘇聯和義大利來共同開發了……
“在建造航空母艦的同時,艦載機的研發也要跟上。”赫斯曼接著又說。在《1920年工作計劃》中並沒有提及艦載機的研發,但是卻提出要成立一個附屬於工業促進委員會的航空委員會。
“艦載機的研發,主要由航空委員會負責。”赫斯曼頓了一下,“但這個專案是海空合作的,航空委員會應該和愷撒大帝造船廠還有海軍通力合作。雷德爾上校,您不如也加入航空委員會吧?”
海軍、空軍涇渭分明是德國和義大利這兩個國家在二戰中的通病。納粹和法西斯的空軍往往會限制海航,把所有的飛機都攥在手中,嚴重壓制了海軍航空兵的發展。反倒是沒有獨立空軍的日本發展出了非常強大的海軍航空兵。而赫斯曼現在想把雷德爾拉入航空委員會,目的就想提前培育一批海軍的航空人才。
“什麼?要我加入航空委員會?”面板被曬得黝黑,長相非常端正,看著就是個老派海軍人物的雷德爾聞言一愣,“可是我不會開飛機啊!”
“實際上我也不會,”赫斯曼也準備當航空委員會的委員,他半開玩笑地說:“我們一起學吧,福克先生說開飛機很容易學的。”
安東尼。福克也道:“非常容易學,比開船容易多了。”
“是嗎?”雷德爾說,“那麼我就多找些海軍軍官來學開飛機吧。”
技多不壓身啊,現在德國海軍軍官的失業問題比陸軍還厲害!學開飛機,以後去航空公司謀個差事不也是一條出路?
“好的,”赫斯曼笑著回答,“這艘試驗性航母上的艦載機飛行員和船員,就都由海軍的人來擔當吧。”
“好的,謝謝你啦。”雷德爾笑道,“你可是替我們解決了一些難題。”
這下至少有三四百個海軍軍官和士官能找到活幹!赫斯曼心說:這些人以後會變成德國海軍的航母派吧?
……
第一次魯爾蒙德軍備會議開了一整天,到天黑的時候才結束。重點討論的問題,除了將愷撒大帝船廠遷往庫爾蘭,並且投資建造試驗型航母空艦“里加”號,以及組建航空委員會之外,就是怎麼保住一批從事軍工的德國大公司不倒閉,辦法不外乎往國外遷廠、提供低息貸款、轉型生產民品等等。
赫斯曼也沒有再發表什麼意見——類似的事情,德國人在歷史上就做得不錯,並不需要赫斯曼去補充什麼。至於和蘇維埃俄國的合作,在1920年最多就是談判和前期準備,大規模地開展估計要等到1921年以後。在赫斯曼的記憶中,蘇聯的新經濟政策就是1921年開始實行的,那以後蘇聯的財政和經濟才有了明顯的改善,才有可能和德國展開大規模的合作。
————
第一更奉上,然後狂求一波收藏。
第120章 二十年代到來了
二十年代到來了,對開始品嚐不平等條約壓迫的德意志而言,這個十年絕對不容易度過。就在二十年代剛剛到來的1920年3月,德國就發生了一場令人震驚的軍事政變——卡普…呂特維茲政變。這場政變是由國會議員卡普和柏林衛戍司令呂特維茲將軍共同發動的,起因是魏瑪共和國的國防部長諾斯克開始依據《凡爾賽條約》的規定裁減軍隊。裁軍裁到了呂特維茨控制的愛爾哈特旅頭上,結果這位將軍命令自己的軍隊開進柏林,趕跑了總統艾伯特和總理鮑爾,還任命國會議員卡普博士組建國民政府。
而比這場政變更加讓人震驚的事情,則是粉碎政變的過程。德國防衛軍的總參謀長漢斯。馮。塞克特上將居然在政變爆發前(愛爾哈特旅進入柏林,但沒有趕走總統和總理時)告訴諾斯克國防部長:德軍不打德軍!
也就是說,總參謀部不會服從國服部的命令,調動軍隊去鎮壓愛爾哈特旅。但是政變最後還是失敗了,不是因為德**隊改變了主義,而是因為社會民主黨在柏林發動了總罷工!德**隊害怕柏林總罷工演變成全國性的****,最後讓布林什維克得利,只能選擇了退讓。全國各地的軍隊都表態支援魏瑪共和國政府,卡普和呂特維茲只維持了短短四天就宣告解散。卡普和呂特維茲雙雙逃亡波羅的……
“伯爵,又被你說中了……真是沒有想到,在一月流血事件後,柏林的工人居然還支援社會民主黨。”
在總參謀長的辦公室裡,塞克特上將提到卡普政變失敗時的口氣有些沮喪,他顯然是支援政變的。塞克特上將是個堅定的保皇黨,同呂特維茲將軍的差不多就是同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