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禦蒙特…迪烏高地這個看起來比較“輕鬆”的任務交給了第10裝甲師和“大德意志”旗隊。
古德里安最後又交待道:“今天清晨有1個法國步兵團和2個坦克營已經搶先抵達蒙特…迪烏高地,被第1裝甲師的部隊擊潰,我估計法國人不會死心,你們要小心一些。”
被第1裝甲師擊潰的就是法軍第55步兵師的第213團和第4、第7坦克營——此時法軍的坦克除了編入輕機械化師、後備裝甲師和輕騎兵師外,都是以坦克營為單位編成的,戰時會根據需要配屬步兵師。
而第4、第7這兩個坦克營裝備的是一種“設計理念”非常先進,但是效能非常糟糕的坦克fcm…36型坦克。這種坦克擁有柴油發動機、焊接車身、傾斜裝甲和37mm炮,而且正面裝甲最厚處達到了40mm。作為一款輕型坦克(戰鬥全重12。35噸),它的火力和防禦絕對稱得上頂級。不它的速度卻有點緩慢,最快只有24公里/小時,而且它的那臺柴油發動機也不大過關,很容易就拋錨了。
在今天清晨的戰鬥中,這些緩慢而堅固的小坦克遭遇到了3號坦克和3號突擊炮(是被當成坦克使用的3突子),結果被打得丟盔卸甲,2個坦克營損失了61輛fcm…36型坦克,第213團的步兵也損失慘重,一路潰逃,直到遇上了從蘭斯開過來的法軍第3後備裝甲師和第3摩托化師。
“fcm…36怎麼會不堪一擊?”弗拉維格尼將軍是法國陸軍中公認的坦克戰專家,對於法國fcm…36型坦克的效能還是非常瞭解的。當他聽說這些防禦在輕型坦克中算是非常堅固的坦克,居然被德國人的坦克輕易擊穿正面裝甲,頓時就大吃一驚。
“將軍,37mm炮恐怕打不出那樣的戰果。”法軍第3後備裝甲師的師長安東尼。布洛卡德准將也是坦克戰的專家,他聽了幾個213步兵團軍官的描述,就知道德軍的坦克肯定擁有比37mm炮更強大的火力。
他說:“這應該是47mm或50mm的火炮。另外,那些沒有炮塔的坦克使用的短管炮應該是75mm口徑的……看來德國人的坦克火力比我們想象的要強。”
現在德軍裝甲師擁有的4個坦克營也是“兩重”加“兩輕”的配置,兩個“重型”坦克營裝備的是4號坦克、3號坦克和3號突擊炮,而兩個輕型坦克營則裝備了38t坦克。
而法軍的4坦克營和第7坦克營則非常不幸遇上了一個德軍重型坦克營,裝備的都是3號坦克和3號突擊炮。
“只有用charb1重型坦克才能對付他們,”安東尼。布洛卡德准將建議說,“必須等所有完好的charb1重型坦克都到齊,並且準備完畢,還必須等第3摩托化步兵師抵達……我想15日夜間可以進攻。”
“還需要24個小時?”弗拉維格尼將軍皺著眉頭問。
“是的,還需要24個小時。”安東尼。布洛卡德准將回答,“如果能等第2後備裝甲師抵達,那就更有把握了。”
弗拉維格尼將軍搖搖頭,“我們恐怕等不到第2後備裝甲師了,”他想了想,“而且也不能等到15日夜,一旦讓德國人搶先佔領蒙特…迪烏高地,我們的麻煩就大了。還是讓第3摩托化步兵師的先頭部隊先去佔領斯通尼鎮,,我們就在那裡展開防禦,給德國佬迎頭一擊!”
“防禦?”安東尼。布洛卡德准將一愣,“可是上面的命令是進攻啊。”
“不,我們沒有進攻的力量,”弗拉維格尼將軍對雙方實力的判斷是準確的,“現在我們能夠做到的只有守住蒙特…迪烏高地。。。。。。我想,在那裡會有一場令人難忘的血戰!”(未完待續。)
第355章 法蘭西不哭 十五
雖然古德里安在14日上午就注意到了蒙特…迪烏高地的重要性,但是他派出的部隊還是比法國人晚了一步,直到4月15日凌晨才抵達斯通尼鎮附近。這時法軍第3摩托化步兵師的一個偵察群(由兩輛潘哈德178裝甲車少量步兵組成)和第67步兵團的第1營(加強了2門25mm反坦克炮和1門47mm反坦克炮)已經在斯通尼小鎮上佈置了防禦。
15日清晨5時許,“大德意志”旗隊的第13輕步兵炮連、第15重步兵炮連和第640突擊炮連開始轟擊斯通尼鎮。同時,“大德意志”旗隊的2營和3營也都抵達了各自的進攻發起線。
其中第2營的目標是鎮東側的“糖麵包”制高點——那裡只有少量法軍步兵駐守;而第3營的目標則是斯通尼鎮。第10裝甲師的第8裝甲團還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