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權文武雙全,當年跟著朱元璋時也是戰功赫赫,後來在南昌之時,只能以經子、九流、星曆、醫卜、黃老諸術自娛,這也讓他心中十分甘,可惜當時朱棣強盛,他也根本沒有任何機會,所以只能老老實實的做個藩王,只是他想奪回屬於自己一半江山的野心卻從來沒有熄滅過。
朱權死後,他的子孫也繼承了他的遺志,一直尋找機會準備奪回屬於自己的江山,結果到了朱宸濠這一代時,終於讓他等到了機會,可以說朱宸濠身負著歷代寧王的遺志,而且他也為此幾乎付出了前半生的代價,無論如何也不會放棄。
也正是因為如此,所在朱宸濠在看到寧王府的勢力在周重的打擊下不斷萎縮,大明也一天強似一天,若是再這麼下去的話,他就更沒有造反的機會了,於是在這種情況下,已經變得有些瘋狂的朱宸濠不顧手下謀士的反對,毅然決然的突然起兵造反。
周重也沒想到朱宸濠會這麼瘋狂,竟然會在局面不利的情況下起兵造反,這讓他一時間也有些措手不及,特別是現在大明的主要精力都放在征服北方草原和發展海貿上,因此對國內的關注也就少了一些。
南方的兵力本來就弱,之前周重雖然派駐了一些軍隊進入江西剿匪,但這些軍隊都是從以前南方軍隊中抽調出來,剛剛組建而成的軍隊,這些軍隊中雖然有一些軍校畢業的學員,但手下計程車卒別說和精銳的邊軍相比了,連北方一些地方的駐軍都比不上,最多也只能欺負一下那些土匪,而且還要數倍於對方的兵力才行。
可是現在寧王朱宸濠造反,殺巡撫孫燧、江西按察副使許逵,然後組建大軍,號稱十萬,雖然實際的兵力肯定沒有這麼多,但是五六萬還是有的,這些造反的軍隊少部分是朱宸濠以前的私兵,另外還有一部分是收攏的土匪水賊,再加上被他們逼迫造反的普通百姓,乘船沿著長江而下攻打安慶,看樣子他想學當年的太祖朱元璋,先取南京,而後憑藉著長江天險,就算無法奪取大明的皇位,至少也可以與大明劃江而治。
按照原來的歷史上,朱宸濠之亂髮生之後,時任汀贛巡撫、僉都御史的王守仁立刻組織兵力,舉兵勤王,並且使用釜底抽薪之計,並沒有先去救南京,而是兵發南昌,先把朱宸濠的老巢給抄了,結果當時攻打安慶的朱宸濠只得回兵相救,可惜在南昌東北的黃家渡時,王守仁大敗朱宸濠,此一戰也奠定了朱宸濠的敗亡,只是現在的歷史已經改變,王守仁一直在京城中任職,根本沒有機會平叛,在這種情況下,又有誰可以阻攔朱宸濠的大軍呢?(未完待續。。)
第五百三十一章 鬧劇結束
朱宸濠集結數萬大軍,號稱十萬兵發南京,前鋒部隊也很快到達安慶,只要打下了安慶,那麼南京將無險可守,到時很可能被朱宸濠一舉攻佔,而南京做為大明的都城之一,又是當年太祖的龍興之地,若是被朱宸濠佔領的話,將會對大明的軍心和民心產生極大的影響。
在這種危險時刻,南京急忙向各地釋出求救資訊,特別是寧波與松江兩府,松江府是原來四海總督府的治所,雖然總督府的編制已經被周重撤消,但海軍學校卻還在那裡,另外上海新城也是發展極為迅速,為了保證那裡的安全,松江駐紮著一支上萬人的精銳部隊,再加上松江距離南京也不遠,所以是最適合的求救物件。
至於寧波那裡,同時和四海總督府有關,雙嶼港已經與寧波港劃歸為一個港區,形成大明沿海最大的一個港口,那裡同樣駐紮著不少軍隊,而且寧波新任知府伍文定雖然是進士出身,但卻極有勇力,不但弓馬嫻熟、熟讀兵書,對武事也極為重視,是文官中少數文武雙全的人才,所以只要寧波與松江肯出兵,那麼寧王就不足為慮。
接到南京的告急文書後,松江與寧波的官員也是不敢怠慢,畢竟這不是普通的小事,而是藩王造反,若是有人敢在這個時候拖延的話,恐怕日後肯定會被人扣上一個通賊的帽子,這可是滅族之罪,所以松江與寧波也立刻出兵。
其中松江府距離南京最近,所以當地的駐兵立刻趕往安慶協助防守。有了這一萬精兵的加入。再加上安慶又是一座堅城。以寧王集結起來的那些土匪盜賊,恐怕就是全部死在安慶城下,也難以打破這座堅城。
伍文定文武雙全,他接到南京的告急文書後,也料定松江那邊的軍隊肯定會趕往安慶,到時肯定可以保證南京無憂,而他若是也帶著軍隊趕往南京的話,一方面路途遙遠。另一方面也幫不上什麼大忙,甚至他與松江府的軍隊互不統屬,說不定還會鬧出什麼矛盾。
也正是考慮到這些,所以伍文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