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在這之前測量好的炮擊諸元開始調整火炮,同時搬運炮彈與炮用火藥。緊接著,一輪震耳欲聾的轟鳴聲中。五枚十八磅重的鉛彈,與二十枚稍小一號的十二磅重的鉛彈“轟”的轟了出去。在對方的騎兵部隊犁出了幾條血肉衚衕。
“必要的損失。理所當然……只是這個射程……固定的火炮麼?炮兵陣地?”
很快,撒裡達汗便推測出了正確的結果——對於在進攻途中被聯軍炮兵火力消滅的騎兵們,撒裡達汗並沒有任何同情心,而是將他們的傷亡當成了理所當然的必要損失。
不過,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才是正確的做法。
與之相對,另一側的貴族與輕騎兵部隊的應對則非常簡單。在得到了奧托公爵的許可後,第一陣列的總共五百餘名重灌騎士與騎兵開始向戰場中央緩緩移動。他們的目標正是他們對面的半人馬騎兵。
“全副武裝的人類騎兵。與全副武裝的半人馬……在進戰搏擊的時候,人類騎兵絕不可能是人馬一體的半人馬戰士的對手。但是在雙方的條件類似。也就是在雙方處於‘衝刺’階段的時候。傷亡對雙方來說卻是非常公平的。”奧托公爵心裡掠過了這樣的想法。
與此同時,無論半人馬還是人類騎兵,都開始加快各自的速度。
也就是說。撞擊,即將開始。
“仍舊是理所當然的必要損失。”撒裡達汗心中如此想到——金屬與金屬,騎兵與半人馬。力量與速度的完美結合,火星撞地球一樣的激烈碰撞。這無比震撼人心的一幕,在撒裡達汗心中僅僅有這樣的意味而已——
聯軍右翼已是喊殺聲震天。
在雙方騎兵真正接觸之前,人類騎士一方已經舉起了手中的騎兵弩與手銃,對準了對面的半人馬戰士一頓猛射。同一時間,半人馬戰士們也已張開了各自手中的反曲弓。帶著倒鉤的狼牙箭,被打造成了錐頭的破甲箭,還有箭頭塗抹著烏毒的毒箭,在一陣陣弓弦崩聲中,弓箭,弩矢與鉛製的子彈形成了兩片密集彈幕。削弱了各自的對手。
再之後,手持超長騎槍互相對著猛烈衝鋒的第一列半人馬與人類騎士。都在第一時間如願以償。超長騎槍貫穿了他們各自敵人的身體——然後是屍體。幾乎是在一瞬間,排在最前排的騎士與半人馬戰士們的下場一致——那就是全軍覆沒!
第153章 糟糕
就是這樣,跑在最前面的兩支騎兵部隊全軍覆沒了——不過在這之後,事情就又產生了新的變化。
在遠端火力方面,裝備精良複合弓的半人馬戰士奈何不了裝備精良甲冑的人類騎士。與之相對的,短管火銃與鋼製手弩卻對半人馬戰士有一定的殺傷力——這主要是因為落後,過時的傳統鱗甲的防禦力較差的緣故。
雖然說,撒裡達汗也曾經試圖在汗國內廣泛推行新式的甲冑。但是遇到了非常大的阻力。
這個阻力不單單來自於部落傳統。更來自實際情況。
缺少足夠的甲冑師,缺少足夠的裝備技術。缺少大功率的水、或者蒸汽動力的鍛壓機與鍊鋼爐。
就是這樣,就是這樣。這也是塔爾塔里亞汗國與鄂圖曼帝國,兩個非人類國家的最大的問題。或者再從根源上說,他們沒有足夠的科技力量。
即使是商人們也很注意這一點——這倒不是出於愛國心。而是出於實際的目的——教會徒弟餓死師傅。雖然短時間內,出售機器裝置賺的比出售武器甲冑多。但是這等於斷了自己未來的路子。砸自己的飯碗。沒有人會蠢到這種程度的——赫魯曉夫除外。
塔爾塔里亞汗國可能還要更糟糕一點,那就是他們沒有高品質的煤炭和鐵礦石。而這個,也是撒裡達汗之所以要拼命向北,進攻斯拉維人的原因之一。
在魯塞尼亞境內,有著幾處品質非常好的鐵礦,煤礦的數量同樣不少。只要能將這一處領土吞下來,那麼汗國的武器裝備就能提升一大截。
當然,這只是理論上。
不過總歸有個念想不是麼。
就是這樣。在火力投送方面,人類軍隊比塔爾塔里亞汗國的半人馬騎兵稍強一些。同時在衝鋒中,雙方則是半斤八兩。但是在近戰搏殺方面,人類騎兵則遠遠不是半人馬的對手。
比起需要一邊駕馭戰馬,一邊與人搏殺,需要藉助馬鐙發力的人類騎兵。完全是人馬一體的半人馬戰士的戰鬥力理所當然的強悍的多。在幾輪衝鋒,互相拼光了各自的一支精銳突擊騎兵之後。雙方便進入到了肉搏戰中。兩支數千騎兵,總和近萬的騎士、騎兵、半人馬大軍混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