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達臺北,淮軍聶士成部850人也在後山卑陸登陸。援兵的到來,給主張收復基隆的將領官員們增添了信心。4月3日,王詩正擅率大隊人馬遠離陣地尋求決戰,企圖一舉克復失地。但這時法軍作戰部隊已增至3000餘人。他們以杜塞斯雷率法軍新銳力量1000餘人,配屬重炮從八斗登陸,突襲月眉山清軍陣地。而守軍在月眉山、深塽坑17裡寬的防禦正面上,僅有1400餘人分守要卡。前線指揮官曹志忠一面集中700人堅守戲臺山,一面飛書向劉銘傳告急。5日晨,法軍2000人由枕頭山、竹蒿山、龍潭堵三路進逼月眉山,清宰傷亡甚眾。月眉山頂陣地失守,餘部退往基隆河南岸。
夜裡,劉銘傳急率聶土成部400餘人馳赴六堵,扼守臺北大道,才使戰局穩定下來。16日,法軍派工兵數百人架橋開道,試圖向河南發展,遭到清軍阻擊。此後戰事遂成膠著狀態。
3月24日,清軍老將馮子材在中越邊境取得了鎮南關大捷,促使法國茹費理內閣倒臺,並匆匆結束戰爭。法國侵略軍陸續從中國領土上撤走。
'編輯本段'臺灣防務建設
中法戰爭結束以後,劉銘傳認為臺灣是東南7省的門戶,需要認真加強防務。他確定了臺灣防務建設的原則:以澎湖為前沿,臺北為重點。依靠近代化的武器裝備和工事。建立獨立防禦體系,為此,他先後做了四件大事:興辦軍器局和軍械所,興築新式炮臺,加強澎湖防務和整頓臺灣軍制。
臺灣孤懸海外,軍械全靠大陸供應,一旦敵國封海。難以持久堅守。劉銘傳鑑於中法戰爭中的深刻教訓,於1885年7月在臺北府城北門外大稻埕建立了軍械機器局。後來又在府城偏西地方設立一個軍械所。另外,還設立水雷局和水雷營,負責管理和佈設水雷。
炮臺是海口防禦的關鍵設施。1885年8月,劉銘傳下令在臺灣各主要海口砌築堅固的新式炮臺,安裝新式大炮。到1888年7月,已築成炮臺10座。次年,將31尊阿姆斯特朗後膛岸防炮安置在各新築的炮臺上,加上各種型號的碰雷、沉雷,有效地加強了臺灣各主要海口的防衛力量,
劉銘傳認為澎湖不獨為全臺之門戶,亦為南北洋之關鍵,欲守臺灣,必先守澎湖,欲保南北洋,亦必先保澎湖。他打算建設一支海軍,控制近海制海權,增加臺、澎防禦能力。因清政府財政拮据,這一建議無法付諸實施。於是,只得以加強岸防能力來彌補:他下令在澎湖修建新式炮臺4座,配備17尊阿姆斯特朗後膛大炮,又把澎湖駐軍指揮官提升到總兵級,派驍將吳宏洛率3營水師進扎,聯絡炮臺,以助防禦,並將唯一的“海鏡”號兵艦專撥澎湖調遣。
在加強海防的同時,劉銘傳還將臺灣的陸營裁汰,整編成35營,全部改用洋槍,仿照歐洲方式進行訓練,嚴格考核制度。臺灣的團練也改為常設,設團練總局於臺北,各府、縣、廳設分局,各鄉設團,使之平時維持治安,戰時佐助官軍禦敵。
此外,劉銘傳還在臺灣鋪設鐵路,架設電線,發展工商種植送輸諸業,推動了經濟的發展,也為防務奠定了一定的經濟基礎。
抱恨終天
1891年6月4日,劉銘傳在外國列強與中國封建頑固勢力的共同排擠下,離開臺灣,被迫辭職返鄉。
劉銘傳二次隱居之後,仍時時牽掛國防大事,尤其擔心日本的侵略擴張。退隱之初,他多次上書李鴻章,請他轉告朝廷,對日本為患要多加提防,特別是要加強海軍建設。1894年,日本侵略軍挑起了中日戰爭。一些清廷官員考慮到劉銘傳系淮軍宿將,對日本情況研究頗深,交章奏請起用劉銘傳指揮抗日軍務,遭到光緒皇帝的師父翁同鯀的阻攔,僅向他詢問戰守之策。劉銘傳亟盼清廷能夠重新起用他,馳騁沙場,抗擊日軍。他立刻覆信李鴻章,建議練兵407,一半分屯沿海,一半扼守鴨綠江。不同日軍在朝鮮爭一城一池,重點保衛東北三省,不使日軍越江,而後觀敵破綻,相機行事。這一頗為清醒的用兵方略也並未為朝廷所重視。1895年4月17日,喪權辱國的中日《馬關條約》簽定,將臺灣和澎湖列島割讓給日本。這不啻給劉銘傳當頭一棒。他憂思鬱結,舊病增劇。11月下旬,臺灣軍民抗日鬥爭失敗,日本侵略軍佔領臺灣全部土地。訊息傳來,劉銘傳頓時昏厥過去。
1896年1月12日,劉銘傳去世。作為一名有愛國心的沙場老將,最令他抱恨終天的是:不能馳赴疆場,抗擊日寇,而是眼睜睜看著多年嘔心瀝血建設的臺灣寶島被拱手割予日本。
歷史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