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韓信遺言中提到悔不聽蒯通之言的話轉述給劉邦。
劉邦聽後詔令齊國逮捕蒯通。
蒯通被帶到,皇帝說:是你唆使韓信造反嗎?
是!我的確教過他,那小子不採納我的計策,自取滅亡。假如那小子採納我的計策,今天倒黴的就是陛下。
劉邦聽後大怒,立刻下令要煮了蒯通。
這時候蒯通先生十分聰明地高喊:哎呀,煮死我,冤枉啊!
“你唆使韓信造反,有什麼冤枉?”
蒯通給劉邦打了個比方,關於狗的比方。
他說,有一條狗向著上古賢君舜帝狂吠,並不是因為舜是小偷。
而是這條狗的主人不是舜。
我給韓信出主意的時候,我的主人是韓信而不是您。
所以說,我冤枉,我不該死!
蒯通先生果然厲害,甘心被比作狗是其次,他這個比喻向劉邦灌輸了一個重要的觀念:
我是忠臣,我忠於我的主人韓信,卻間接悖逆了你,大家立場不同,卻更能說明我是忠誠的。
你應該放了我,藉此向天下人表彰忠誠這種美德,因為這是你身為皇帝最需要的,你需要天下人都忠誠於你。
劉邦聽懂了蒯通的話外音,他赦免蒯通。聰明的蒯先生最終全身而退,人才啊。
韓信雖死,留下餘波萬頃,即便劉邦故作大方赦免蒯通,想借此安撫其他異姓諸王,其餘波亦不能平。
韓信被俘,降為淮陰侯後,劉邦曾大赦天下。
這種時候大赦天下說明什麼?皇帝大赦天下,一般在登基、立太子,或者皇族重要成員,比如太后、皇帝自己,過生日的時候才會下詔大赦天下,以示皇帝今天大喜,罪犯們也跟著沾光,全國上下只要是個人都得同慶。
劉邦大概是高興過了頭,此舉無疑告訴天下人:劉某人必滅異姓王!
剷除異姓王只是第一步,劉邦的終極目標另有其他。
這時候,有個叫田肯的大臣,十分體貼地向皇帝進言,他廢話連篇地向皇帝闡明瞭齊地的戰略位置及其重要性,就在劉邦快不耐煩的時候,這位終於說出重點,他說:這麼重要的地方,臣建議,非劉姓嫡親子弟,不能做齊王!
皇帝答覆:好!
田肯抓住把握時機,代劉邦表達心中所願,得賞金五百斤。
劉邦將韓信的封地,分為兩個侯國。封將軍劉賈(堂兄)為荊王,統治淮水以東。封劉交(弟弟)為楚王統治淮水以西。封劉肥(兒子)為齊王,統轄七十多座城。
這下,連原先心存猶豫,不想造反的異姓王們都赫然驚醒。
劉邦的心理大白天下。
這就是親疏之別。甭管你戰功多大,為臣多忠,對我老劉家來說也只是個外人。我劉家的江山,怎麼能便宜了外人。
皇帝要將“國之天下”變為“劉家天下”的決心,最終堅定了異姓王們造反的決心。
面對終將被取代的命運,他們決定先下手為強。
韓王信造反
分封三劉後,劉邦藉機評定功績,進行封賞。同時,讓韓王信遷徙都太原郡。
劉邦登基後,韓王信就封韓王,封地潁川。
潁川這個地方,北面靠近鞏縣、洛陽,南面逼近宛縣、葉縣,東面則是軍事重鎮淮陽。這個地方和天下的戰略要地如此靠近,這讓劉邦很不放心。
前201年,漢高祖六年,劉邦以匈奴擾邊為由,讓韓王信遷往太原以北地區,建都晉陽,以抵抗匈奴。
韓王信十分鬱悶地從潁川遷徙到太原郡。到了以後他才發現,麻煩才剛剛開始。太原郡緊靠地盤,基本上就是匈奴嘴邊的一塊肥肉,匈奴多次入侵,殺人搶劫。而韓王信的都城晉陽又遠離邊境,往往訊息傳到韓王信處,匈奴已經吃幹抹盡打道回府了。
訊息的延遲性,極其不利於抗擊匈奴。
韓王信就給皇帝上書,陳述理由,希望皇帝答應他遷都馬邑。
馬邑這個地方是連線漢與匈奴的要道,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日後的漢武帝時期,馬邑之謀就在此處。
劉邦同意了韓王信的請求。
遷都馬邑後,果然對匈奴稍起遏制效用,但是好景不長。
前201年,漢高祖七年秋,匈奴單于冒頓,率四十萬大軍突襲馬邑,把韓王信團團包圍。
匈奴的問題歷來是老生常談,他們居住塞外,生產力極度匱乏,以遊牧為主生,以滋擾邊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