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用瓷瓶陶罐裝倒是很好,可家裡沒那樣的小東西,只能找找看是不是有紙,用紙包著也將就了。
問題又來了,若是拿去賣,別人問價,該開多少合適?
做好五香粉,時間還早,喬墨百無聊賴,便搬了把椅子坐在院子裡曬太陽<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reads();</script>。
今天已經臘月初七,自進入臘月後鎮上的集市就更熱鬧了,他打算等下次大集去一趟縣城,把五香粉給推銷出去。至於五香粉的價格……五種香料得一一算成本,在這基礎上提上附加價值,才算是五香粉的價格。
當時買香料是幾種一起算的錢,單價的具體數目倒不記得了,大致價錢還能估算。想到香料本價就不算接地氣,在沒大肆推廣五香粉之前,價格也無法做到太親民。這麼一來,倒是可以估摸出個大概價格。
等林正回來可以一起商量商量。
喬墨習慣於閒暇時手裡拿本書,想到空間裡有,便將意識探入其中。
空間裡書有一部分是他的,還有一部分是母親的。母親與父親是青梅竹馬,文化程度只有高中,但很喜歡看書,像徐志摩朱自清的詩集散文、魯迅文集這類佔大部分,另外還有毛衣編織、紙花製作、家常菜一百種做法這類書。喬墨最後取出一本,是《竹編》。
先是粗略一翻,漸漸有了意思。
古代竹編很成熟,不過他們這邊不是竹林之鄉,竹子少見。這本書圖文並茂,詳細講解了怎樣做各種竹編制品,前面的是各種生活常見物品,後面的一些則是越發精緻,讓人看了就喜歡。
喬墨抬眼望向不遠的大山,雖不像蜀地遍山竹林,但在這大山裡肯定能找到一兩處。竹子又是叢生,找到一處就是一大片,若要種植也容易,竹子總是長的很快。這竹編在古代當真是個好營生,還不扎眼。
問題的關鍵是,他自己肯定不是這塊料,林正的話……
該怎麼把這本書拿出來?
歸根到底,是要不要跟林正完全的開誠佈公?猶豫了半晌,還是決定再等等,反正做竹編的生意暫時也不急。
“阿墨!”
喬墨抬頭一看,是林正回來了。
趕緊將書收回空間,迎了上去,幫著林正將滿背捆綁的柴卸下來。這兩天太陽好,積雪在融化,路面濘泥,山裡更不好走,打回的柴也是溼的,又捆了這麼多,重量可不一般,虧得林正力氣大竟也背了回來。
拿了布巾給林正擦滿頭的汗,嘴裡埋怨道:“弄這麼多做什麼?多重啊,路又不好走,萬一崴了腳摔傷了怎麼辦?再怎麼樣也不能拿身體不當回事。”
“不重,路也是走慣了的,沒事。”林正笑笑,將布巾放回他手上,趁勢將柴上的繩子解開,將那些樹枝木柴都攤開在院子裡晾曬。
“你自己心裡有數就好。”喬墨也不再囉嗦,到廚房裡將小鍋裡還溫著的開水舀了一碗端出去:“歇歇吧,喝點水。”
林正停了手,接碗喝了一氣。
喬墨將之前做好的五香粉拿來,揭開上面扣的盤子給他看:“看看,怎麼樣?”
“什麼?”林正一時沒明白他的意思。
“這是我做的五香粉,你覺得拿去賣錢怎麼樣?”喬墨眼睛裡帶著小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