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拔哥舒翰為大斗軍副使,開始獨當一面,對付吐蕃的入侵。在討伐吐蕃的一次戰役中,有個副將不聽指揮,哥舒翰就用木棒打殺此人,因而軍士凜然,軍容大振。
苦拔海一戰,吐蕃軍分成三個梯隊,從山上疾馳而下。
哥舒翰長槍折斷,就持半截槍與敵人搏殺,所向披靡,三路吐蕃軍都被打跨。自此,哥舒翰名聲大振,朝廷任命他為隴西節度副使、都知關西兵馬使、河源{今青海西寧}軍使。
以前,每到麥熟季節,吐蕃就派騎兵去積石軍屯田的地方搶收麥子,並且得意地把積石軍麥田稱為“吐蕃麥莊”。哥舒翰得知這一情況,十分氣憤,決定狠狠教訓吐蕃人。
七月,吐蕃的五千騎兵又來故伎重演。以往情形,唐軍都守在城中,閉門不出。這次,哥舒翰精心部署,層層埋伏,吐蕃軍猝不及防,竟無一人逃脫,從此再也不敢跑來搶麥。
哥舒翰有個家僮叫左車,當時才十五六歲,臂力過人。每次出戰,他就跟在哥舒翰身邊。
哥舒翰擅長用槍,每當追上敵人,就用槍搭在敵人的肩膀上,再一聲暴喝。敵人一回頭,咽喉就被刺中,挑起五尺多高,摔在地上。左車立即下馬割取首級,以報軍功。
主僕配合默契,習以為常。敵人膽戰心驚,視他倆為凶神惡煞。
後來,李林甫與安祿山交好,哥舒翰則與楊國忠關係融洽。
楊國忠取代李林甫成為宰相以後,便拉攏哥舒翰,打壓安祿山。
唐玄宗得知哥舒翰與安祿山、安思順關係不睦,趁著天寶十一年三人一同入朝的機會,撮合他們冰釋前嫌。
唐玄宗派宦官高力士,設宴款待哥舒翰和安祿山,讓皇帝眼中的兩個大紅人以兄弟相稱。
安祿山酒足飯飽之際,主動向哥舒翰示好:“我父親是胡人,母親是突厥人;你父親是突厥人,母親是胡人;我們的血脈如此類同,怎能讓人不感到親近呢!”
第四卷:縱橫天界(完結篇)第六百零九章 遺恨千古的昏詔
哥舒翰讀過不少史書,回答得頗有意思:“古人云,野狐向著自己出生的洞窟嗥叫,是不祥的兆徵,因為它已忘本,我哥舒翰怎能不盡心呢!”
安祿山大字不識一籮筐,一聽之下,以為哥舒翰譏諷自己,勃然大怒,指著哥舒翰破口大罵:“你這突厥狗,敢如此說話!”
哥舒翰正要起身回罵,高力士向他連使眼色,這才沒有演變成全武行。
哥舒翰屢立戰功,且宰相楊國忠要拉攏他一同對付安祿山,官運亨通就成了意料之中的事情。
天寶十二年,哥舒翰兼任河西節度使,進封涼國公,食實封三百戶。不久,又進封西平郡王。
天寶十三年,再拜為太子太保,加實封三百戶,兼任御史大夫。
不過,哥舒翰嗜酒如命,醇酒美人,時時相伴,以致身虛。
天寶十四年{公元755年}二月,在他入朝面聖的路上,行至土門軍時,因為洗澡導致突然中風,昏迷了很久方才甦醒過來,落下半身不遂的後遺症。回京以後,只好在家中閉門不出。
有時候,死得其時,也是一種幸運。
如果此時哥舒翰一命歸西,一定會與王忠嗣一樣,善始善終,留下忠臣良將的美名,在史書上流芳後世。只可惜他偏偏被救活過來,遇上安史之亂,一世英名,遂毀於一旦。
不久,楊國忠與安祿山的矛盾越演越烈,終於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天寶十四年,身為范陽{今北京城西南}、平盧{今遼寧朝陽市}、河東{今山西太原}三鎮節度使的安祿山,率領十五萬蕃、漢兵,詐稱奉朝廷密旨,以討伐楊國忠為名,殺向洛陽、長安。
長期以來,唐朝的兵力佈置是外重內輕。安祿山的部隊戰鬥力甲於天下,一時間叛軍長驅直入,佔領黃河以北的很多郡縣。
唐玄宗這才大夢初醒,倉促部署對安祿山的防禦。
他讓名將封常清、高仙芝領兵禦敵,無奈雙方實力相差太大,唐軍一路敗退,洛陽失守,只得退守潼關{今陝西潼關東北},堅壁不出。
唐玄宗接受不了這樣的挫折,又聽信宦官邊令誠的誣陷,竟然派人將封常清、高仙芝斬首示眾。朝廷喪失了兩員經驗豐富的大將,為後面的驚天禍患埋下了伏筆。
這時,唐玄宗想到了病廢在家的哥舒翰。雖然哥舒翰以身體原因極力推辭,但最後還是接受了皇帝的任命。
唐玄宗又讓田良丘充任行軍司馬,王思禮、李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