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答應加入碧血傭兵團。
高峰將她介紹給紫藍等女子認識之後,稍稍休息一下,便化為一道青光,全速向蓬萊島飛去,頃刻之間就已到達。
這次重新整理出來的名女,是晉朝的荀灌娘。
平劇及地方戲劇中,都有《荀灌娘突圍搬救兵》一齣戲,雖然稍嫌渲染誇張,大體仍然不脫離史實的記載。
荀灌娘生於晉惠帝元康元年,從小不喜歡讀書寫字,更與針織女紅無緣,只愛舞槍弄劍,打拳踢腿。小小的女孩兒家,比男孩子還要厲害。
她的父母無可奈何,索性順其天性發展,並且聘請名師授武藝。
荀灌娘十歲以後已能騎馬張弓,一根小銀槍更是揮舞得出神入化,儼然就是個小女俠的模樣。
苟灌孃的父親,是被譽為“履孝居忠,無慚往烈”的荀崧,世襲侯爵,曾任襄陽太守,繼擢平南將軍,坐鎮宛城,都督江北諸軍事,後封曲陵公。
荀崧由襄陽太守調升平南將軍,是在晉愍帝建興元年。
當時駐節宛城,也就是今天的河南南陽。
第四卷:縱橫天界(完結篇)第七百三十一章 荀灌娘單騎闖重圍
南陽是一片平原地區,荀灌娘整天馳騁在廣漠的原野上,射飛鳥,獵狐兔,常常是滿載而歸。
城裡城外,只要一看到一騎駿馬賓士而過,大家就都知道這是荀灌娘。
論槍如游龍飛虎,論箭已能百步穿楊,父母愛如掌上明珠,滿城軍民更是交相讚譽。
此時,荀灌娘實際上也才十三歲。
就在荀灌娘十三歲這年,春耕剛過,幾萬賊兵在匪首杜曾的帶領下,由西域流竄到宛城。
當時,宛城守軍僅有千人,又在青黃不接的時侯,貯存的糧草十分有限,勢難長期固守,情況非常危急。
匪首杜曾原本也是官宦子弟,為奸人構陷而全家遭難。
杜曾含冤莫白,竟至鋌而走險,初意是為父報仇雪恨,後來卻因召募的匪徒成分複雜,漸成騎虎難下之勢,騷擾州縣,肆意擄掠,所過之處,廬舍為虛。
朝廷連番圍剿,於是流竄宛城,想取得這個富庶的地區,作為根據地,休養整備,再圖大舉。
荀崧認為城中兵力薄弱,守禦尚且不足,更不可能輕言出擊;然而長此困守,待至矢盡糧絕,又當如何呢?
想來想去,惟一可行的辦法,就是派遣一個智勇雙全的人,突圍出城,馳往臨近的襄陽求救。
因為襄陽太守石覽,是荀崧的舊部,這時他駐守襄陽,兵強糧足,雄視一方,只要能發兵前來,必可解救宛城之圍。
荀崧把自己的計劃,向文武官員宣示以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