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機會中途隨意地變線,在遠離紅綠燈路口很遠的地方,汽車就已經走在該走的道上,不會為了趕時間、趕路隨意超車,變來變去。因為有秩序,所以也帶來效率,交通狀況相對好得多。【還是個好人】您認為香港的大學和內地的相比,有什麼優勢嗎? 【朱思雄】香港的大學國際化比較徹底,他們和世界各地的聯絡比較密切和通暢。【虎皮金蘭劍8009】嘉賓,去香港的手續複雜嗎?我們老百姓過去玩大概要準備多少銀子? 【朱思雄】現在手續非常方便,憑身份證、戶口本就可以去辦理。旅遊的花費中路途、住宿是大頭,在香港購物,很多名牌價格確實比內地便宜,常年打折,而且貨真價實,有錢就多買。【碧芽春5009】香港人士過聖誕還是春節?他們怎麼過年?【朱思雄】聖誕是香港最隆重的節日,可能在世界上香港的聖誕節都算是最豐富多彩的。春節也過,相對要冷清一些,而且過春節的人很多老家都在廣東、福建等地,都離開香港回老家了。春節那幾天街上人煙稀少,但是這兩個節日,是香港公眾假日裡時間最長的兩個,都是3天。過春節的香港人也一樣貼春聯、寫揮春,也吃團圓飯,大致和內地差不多。【小軒窗綠藤蘿】香港人還喜歡金庸嗎?【朱思雄】喜歡金庸的人更多的是在內地,我身邊的香港人提金庸的不多。【文學大王】香港的富人,很關心社會公益事業,比如成龍大哥。可內地的富豪在慈善方面鮮有建樹,那你覺得內地的富裕階層和香港的富人之間有哪些差距?內地的富豪是不是在文化和素質方面應該向香港學習?【朱思雄】內地的富裕階層基本屬於“先富起來的”,屬於暴富這一類的比較多,富起來的時間也不夠長,所以他們對公益事業的關心上,確實還很不夠,或者也是顧不上。跟文化素質沒有必然的聯絡,香港富豪這方面的素質也不一定高到哪兒去,但是他們在這種社會氛圍裡面,從他們自身的事業發展出發,需要他們傾注很大的精力和財力,向社會傾斜,以謀求一種類似內地現在所要構建的和諧社會。在香港無論是富豪還是普通的市民,比較而言,他們的心態都比較平和,沒有我們這麼浮躁。圖文網址:香港:自由的天空方 ——《人民日報》社駐港記者朱思雄談香港迴歸這10年(人民網2007年6月28日14:00~15:25)編者按:1997年7月1日,歷史將永遠銘記。那一天,中華民族的百年國恥得以洗刷,“東方明珠”香港順利迴歸祖國懷抱。時光飛轉,歲月如流,而今我們迎來了香港迴歸後的第一個10年。10年間,兩地同舟共濟,交流融合,香港歷史翻開了新的一頁。可以說,1997年至2007年是香港經受種種考驗的10年,是“一國兩制、港人治港”成功推進的10年,也是香港書寫新的輝煌篇章的10年。為此,人民網特別推出系列訪談,邀請《人民日報》社三位駐港記者吳長生、朱思雄、王堯做客強國論壇,以“香港迴歸:那一夜這10年”為主題與網友線上交流,講述他們駐港期間的見聞和故事,暢談“一國兩制”條件下香港的“變”與“不變”。6月28日14:00,訪談嘉賓:《人民日報》駐港記者、主任編輯朱思雄。訪談全文【主持人】各位網友,大家好!歡迎收看人民網慶祝香港迴歸10週年的系列訪談,今天做客直播間的是《人民日報》社記者朱思雄老師,朱老師您好。【朱思雄】您好。在香港人們生活狀態很自由,工作很敬業【主持人】朱老師和香港和我們人民網都很有緣分,去年您來過我們這裡一次,當時是因為您的這本書《盛開的紫荊花——一個內地記者眼中的香港》,在這本書裡我們看到了一個豐富多彩的香港,其實今年也是因為做迴歸報道,我包括外面的導播同志一起去了香港,所以看您的書更有感觸,今天很高興能和您一起聊一聊。【主持人】我們提到香港很自然容易想到自由,不管是它的政治制度還是經濟制度,香港的自由程度令整個世界肅然起敬。您在這本書裡提到了很多關於自由、關於民意的一些說法,不知道您怎麼看“自由”這個詞對於香港的意義。【朱思雄】“自由”這個詞,在我們內地人看來是比較政治化的一個詞,我們一說到這個詞,首先想到意識形態方面的東西,比如自由、平等、博愛、*等等,往往從這個角度考慮。從辭典上看,“自由”的第一條詞義是“在法律允許範圍內隨自己意志行動的權利”,這個解釋還是過於概念化和政治化。實際上在香港生活3年半以後,我對香港的自由的感覺,首先不是從政治的角度,不是從意識形態的角度,而完全是從作為一個人在一個環境裡生存,所感受到的這種精神上的自由、這種放鬆。包括去年我寫的《盛開的紫荊花——一個內地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