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洪、楊極盛時,擁眾數十萬,佔地七、八省,典章文物、文武百官齊備,儼然一朝廷也,而孫中山先生在辛亥前所領導的所謂十次起義,用當前的術語來說,只可說是一種「恐怖主義」,和今日一些阿拉伯團體所搞的反帝國主義運動大同小異。就以他和楊衢雲共同領導的一八九五年廣州起義為例,他的原計劃只是以二、三十人攻督署,二三十人攻「旗界」,「任務已完成的隊伍則分頭放火,以壯聲勢」等等。(參見馮自由著《中華民國開國前革命史》及吳相湘著《孫逸仙先生傳》上冊頁一二六)。孫公何以要搞這希望甚微而犧牲至大的恐怖主義呢?那就是因為他堅信,革命黨只要有個立足點,則全國便會聞風響應(參見孫文於一九〇七年致南洋同志籌款信函,《國父全書》頁四〇一及以後諸篇)。後來果然民軍一佔武昌,而各省響應矣,斯「天父天兄」所不能也。
(21)參考柏楊版《資治通鑑》第二冊,或司馬光原著卷一。
(22)憶三〇年代之初,筆者讀中學時,曾聞一國文老師談北伐故事。他說北伐軍有政治部在街頭貼標語,軍閥孫傳芳在南京仿行之。渠時為大學生,回憶說:「一看孫傳芳的標語,就知道孫某非垮不可。」十餘年後,筆者竟然也做了中學文史教員,想不到竟發生相同感觸。甚矣,口號之力也。
(23)辛亥革命前之「驅除韃虜」口號,雖甚有力,卻極不公平,葉赫那拉氏,事實上為漢文化中之女主也,與韃虜何干,載湉(光緒)、溥儀(宣統),漢文化皇朝之末代帝王也,也不可以異族視之。所以這一口號,辛亥一過即煙消雲散。漢民族毫無歧視滿族之遺恨。然此一口號有革命功勳,亦列寧所謂「煽動」與「宣傳」有別也。
(24)辛亥之前,原有「共和」與「君憲」之爭。辛亥之後。縱原保皇黨如康、梁亦不再言君憲。共和迨為國人公認之定製。「洪憲六君子」只是不識時務之書生。
(25)參見張朋園《梁啟超與清季革命》第四章。梁原為保皇黨之主將,然戊戌之後,亦倡共和。其終與孫文仳離者,個人因素遠甚於政治信仰也。
(26)孫日新、楊衢雲於一八九五年合作,即已採「美國模式」。二人相爭之伯理璽天德一職位,即為美國名詞,參見注(14)。一九〇四年同盟會在東京成立之時。美國三權分立之形式及精神均至顯明。孫任行政曰「總理」,即伯理璽天德或總經理也。鄧家彥任司法曰「判事長」,汪兆銘任立法曰「議長」,即是仿美國模式。見《革命文獻》(臺北,黨史會編,一九五八)第二輯頁二~一〇。吳相湘教授也認為興中會在檀香山成立時,入盟書所謂「創立合眾政府」,就是以美利堅合眾國作典範。見《孫逸仙先生傳》上冊頁一一六。
(27)「國民運動」或譯為「人民運動」(Populist Movement)為十九世紀末葉美國資本主義瘋狂發展時期,備受損害之農工大眾之自衛運動。其指導思想始於亨利?喬治。喬治出身於工農階級,未受很多正式教育,憑一己之觀察與經驗,著《進步與貧困》一書(一八七九),提出土地法、單稅法等近乎社會主義的構想,一時風靡。一八九二年乃有工農組織之「人民黨」(People's Party)出現,儼然當時美國之第三大黨。影響於後來美國之政治改革甚巨。至十九世紀末,由於另二大黨亦並採工農政策。加以經濟發展,貧困減少。人民黨乃因黨員漸次為兩大黨吸收而式微,終至消滅。論者因謂美國之社會主義盛於十九世紀之末季至二十世紀,資本主義改良之後,社會主義已成過時貨矣。
(28)孫中山先生的「平均地權」思想,最先顯然是受亨利?喬治之影響。目的是對付都市經濟急速發展的「炒地皮」商人。中山目擊在五口通商後,上海地價漲出萬倍(見《國父全集》,臺北,黨史會編,一九六五,第一冊頁一四〇),而倫敦尤過之。筆者按:今日臺北、香港、新加坡及北美洲大都市之華裔富商多半為地產商,據美國新聞界統計,今日華人富商擁資在美金一千萬以上者,香港一地即達兩千五百人之多,亦泰半為地產商。孫逸仙——青年華僑也,遍遊海外,為救國籌款,往往貧無立錐,當身為同盟會總理之時,猶不得不在華僑餐館打工,以圖一飽,而接觸之富商巨賈則洋錢亂滾,此觸目驚心之現象,使孫氏深服亨利?喬治之言,而有照價納稅、漲價歸公、土地國有、「外國有種單稅法,最為可採」等等之言論。(見民國元年六月在廣東之講演,《國父全集》頁四九一~四九二);「民生主義」之精義亦見乎此。晚年搞「工農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