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臣與人打架打贏了,現下對手被打得怕了請求講和。臣有時候可能只要他賠禮道歉,再賠上一點湯藥費。有時候覺得看他不痛快,便逼他多掏個幾百兩。有時候若實在氣得狠了,連逼帶嚇的訛他上萬兩銀子那也都沒個準。”
皇帝與趙恆、王雨農登時恍然:這位大爺是個絕計不肯吃虧的主,那安貴侯還不就是個活生生地例子?何況上回還沒勞您老人家親自動手開打呢!……您不會把突厥人逼得狗急跳牆再跟大夏開戰吧?
皇帝長長鬆了一口氣,笑道:“你這廝倒是說得有趣!你要朕做些什麼,儘可直說。”
“第一,請皇上向討虜大將軍衛肅下一道旨意,八百里加急火速送往朔方。讓衛大將軍自接旨之日即刻點選二萬精騎,深入大漠啟釁尋戰。打得過便往死裡打,打不過逃逸避戰也不丟人。和談一日不成,便如此這般一日不休!”
太子大驚道:“這豈不是等於兩國重啟戰端?那還有何必要與之和談?”楊致冷冷道:“突厥人為何要遣使前來長安議和?因為他打怕了也不想打了。可他為何又敢漫天要價?因為他吃準了大夏也不想打了。但我偏偏就不套他那個碴!打輸了還不老實是吧?好啊!那咱再接著幹就是了。”
王雨農斟酌道:“飛虎侯,這……這恐怕不太合適吧?突厥使團就在長安,兩國已決定和談。大夏乃中華上國禮儀之邦,這樣怎能彰顯和談誠意?依老夫看來,皇上只需命衛大將軍率軍出朔方操演,陳盛大夏軍威震懾突厥即可。等到實在談不攏時,再發兵征伐也不遲。”
楊致冷笑道:“王大人有所不知,邊打邊談其實一點也不矛盾。兩國一天和談未成,就一天都是你死我活的死敵!突厥人撕毀和約連眼睛都不眨,對大夏想打就打,憑什麼我大夏就不能?現下突厥陷入內亂分裂,正自家窩裡鬥得正歡,若不趁機在背後拿刀捅他,那還有天理嗎?平時上哪兒去佔他這樣輕鬆的便宜?”
“衛大將軍在朔方打得越狠,在長安的和談對大夏就越有利!大夏是禮儀之邦不錯,對朋友當然是以禮相待友好往來,對敵人唯一要彰顯的是勇氣、決心與實力,絕對不是什麼誠意!”
“好!”皇帝點頭讚道:“朕今日就按此下旨火速發往朔方!楊致,你接著說。“第二,請皇上遣派內廷禁衛府精幹侍衛,將突厥使團嚴密看押,灞橋館驛即日起許進不許出。突厥人在長安定然有細作潛伏,朔方的戰況進得來,和談的訊息我卻讓他出不去。”
“說得有理。朕稍後便可辦到。”
“第三,皇上既然說命我全權主持,那便一切和談事宜只能由我專斷,任何人不得干涉,包括皇上在內。”
“朕準了。”
“第四,請皇上下旨將禁軍大營行轅借我一用。我就將那和談地點設在禁軍大營之內,這樣殺起人來也方便一些。”
皇帝不由吃了一驚:“這又是為何?……朕倒不是不願,只是自古便是兩國交戰不斬來使,不管如何這總歸是兩國和談,你必須把握好分寸!”
楊致陰惻惻的笑道:“皇上,現如今我為刀俎,他是魚肉,就不要講那許多規矩了吧?不過我這也是有備無患,您看我像是那不講道理的人麼?您儘可放心,我絕對是以德服人,不會亂來地!”
第092章 我說了算
正是因為楊致太會“講道理”了,皇帝才會對他放心不下。上金殿告御狀的那一幕精彩演出,至今令文武百官一想起來就脊背發涼遍體生寒。以德服人?安貴侯讓您三五幾下就“服”了個家破人亡還有冤無處訴啊!
突厥人並不是任人捏搓的軟柿子,皇帝倒不是擔心大夏在和談中會吃虧,而是擔心楊致將突厥人逼得太狠,令他們橫下心來跟大夏咬牙死磕到底。如此一來,皇帝自朔方調兵南下作戰的戰略意圖便絕難實現了。
所以乾脆向他挑明:“楊致,朕既決意與突厥和談,絕不是為了與其不死不休的再度開戰,這一節你務必謹記。你方才向朕所請的那四條,朕也都能辦到。和談一切事宜皆由你臨機專斷,但恆兒與雨農仍需以佐理身份參與其事。”
“你放心,朕說話算話,他二人只是從旁輔助,並無決斷之權。雨農溫和持重,與你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甚是相宜。和談若到走火難圓的緊要之處,也好從中斡旋。恆兒熟諳六部朝務,用心觀摩之餘,瑣繁具體之事亦可協助辦理。禁軍大營行轅一應將校軍士任你差遣,明日朕在旨意中,授你先斬後奏之權即可。”
皇帝總算是明白過來了:心急吃不了熱豆腐,與其上趕著讓太子去出風頭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