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5部分

到了月底,首先等來的是蘇子明的《大夏海關總督衙門規例》。令楊致大跌眼鏡的是,蘇子明不僅對自己當時口授的內容理解十分到位,而且在援引古例與現實融合的基礎上進一步細化。在著眼長遠的同時。在很多方面都有獨到的見解,明確提出了可行性極強的詳細操作流程。

最為難能可貴的是。此公一針見血的重點指出,為防官商勾結、監守自盜。海關衙門必須組建獨立於現行官吏體系之外的強勢執法力量,但也必須至地方府縣報備銜接,還應隨時接受朝廷定期或不定期的稽查監督。

蘇子明堪稱領悟到了司法分權制衡的先行者。此人之才,此人之名,斷然不可埋沒!楊致經過反覆審閱考量,在現在的歷史條件下,蘇子明所著規例竟是不需改動一字!甚至忍不住將徐文瀚與蘇子明暗暗比較:若論學問機謀,蘇子明或有不及。若論經世治國,應該是不相伯仲。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蘇子明在正文之前作了一篇洋洋數千言的序。除了人畜無害的宣告是“為國為民”的表忠心之外,便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強調,楊致才是擁有絕對知識版權的原創者,他只是一個鸚鵡學舌的執筆人。

楊致只提筆改了兩處:一是將封面題頭改為《大夏海關總督衙門暫行條例》。二是蘸飽濃墨在每頁序言上畫了個大大的黑叉,鄭重寫上“蘇子明著”。

命毅先生譽寫兩份以備刊印之後,將原稿仍以六百里加急送至金利來濟南分號交給蘇子明。

海關標誌性圖案與徽記,是由楊致親自設計。前世海關標誌性圖案上的赫爾墨斯商神權杖,估計如今非但沒人認識,反倒會認為如巫蠱一樣看著怪怪的。楊致索性棄之不用。也不屑於用。秉承其創意,以亮金色為背景,一面大大的盾牌背後是一支鐵錨與一把鑰匙交叉特地囑咐毅先生,官吏袍服的其餘圖飾。一律與同等品級官吏相同,只需將海關衙門的標誌性圖飾加綴兩肩與下襬即可。

在徵詢了毅先生本人的意願之後,楊致許了他一個七品官銜。命其出任蓬萊第一任海關分署衙門……經略使。毅先生天性油猾多智,善於隨機應變。連蓬萊縣令王語新都時常被他唬得一愣一愣的。品階與官名的確定,都是出自毅先生的手筆。

僅是許官還不行。程式上還得奏請皇帝批准,批轉吏部錄檔備案,才能算是有了正兒八經的大夏官員身份。就如前世的政審,不說要查究你家祖宗十八代,基本情況還是要了解清楚的。楊致命毅先生自己寫了一份個人簡歷,諸如做殺手聯絡人、海盜股份有限公司的駐蓬萊分公司“主任”此類的傳奇經歷,通通以“居家賦閒”四字代替。第一眼見到毅先生寫就的簡歷,楊致差點兒沒笑得噴飯,毅先生的真名實姓極具特色:容毅。字坤南。

在皇帝賦予楊致的許可權範圍內,府城分署經略使品階最高可實授五品,暫授六品,不至因品階太低而被地方官吏小覷,又留餘了一定的升遷空間。縣城分署經略使因需親自處理的實務相對較多,則與當地縣令平級,實授七品。在這個層面上一旦有所衝突,大家都是平級的朝廷官員,誰都不鳥誰。萬一到了撕破臉皮的地步,直接擺明車馬對著幹就是了。幹完收工之後,各自的上官自然會去擦屁股善後,不至於鬧得無法收拾。

其實包括皇帝在內的各路神佛都心知肚明,只要有通商海外的貿易存在,海關衙門就無異於一座取之不竭的金礦,堪稱天字第一號的肥缺。只因正式建衙署官還是自大夏而始,都說萬事開頭難,加之首任海關總督是楊致這麼個誰都不敢招惹的強勢人物,暫時都抱著觀望的態度。等到諸事理順,大家都醒過神來了,地方官府與朝廷、垂涎其利的諸多王公顯貴、明裡暗裡各具背景的巨賈大鱷,都會如嗜血蠅蟲一般參與利益爭奪。

所以楊致還以海關總督的身份,親自起草了兩道法令。兩道法令的核心內容,令人聞之膽寒。

第一道是執法令:凡涉海關商賈應繳關稅厘金,應於三日內繳清。如有異議,可在此三日內申訴、核算、確認。拖欠一日者,罰繳一倍。拖欠兩日者,罰繳三倍。拖欠三日者,罰繳五倍。拖欠三日以上者,所有貨物罰沒充公,另處鞭刑五十。拖欠五日以上者,斬首。海關吏員徇私舞弊者,如經查實,與上同罪。無力繳納罰金者,斬首。

第二道是募役令:招募執法衙役一百人,年紀在十六以上、四十以下者均可。水步各半,身懷武技或能跑步十里、有從軍經歷者優先,所有衙役均會配備腰刀、弓箭、護甲。陸上衙役每人配馬一匹,配火炮兩門,火銃十具。水上衙役配備安裝有重弩、火炮的快船五艘,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