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來看看老朋友啊。”龍思浩說,“還有小黃,聽小侯說他要搞省城中學,這是大好事,我趕緊來看看。還聽說他搞了個醫院,裝置很不錯,醫生也很好。要是真可以的話,我打算在這邊找個房子住。落葉歸根嘛,我在這裡工作好幾十年,早就把這裡當家鄉了。”
“那正好。”曾書記說,“小黃要在這裡開發房地產呢。我這就幫他儘快完成。”
“老曾啊。”侯市長年紀比曾書記還要小一點,“我已經答應了小黃,只要他很驕傲好把省城中學弄好,土地的審批手續什麼的全都不用操心,我全部搞定。這事市委也做了決定,就不用麻煩你了。”“不管怎麼說,小黃你也不能和地方上弄得太僵。”曾書記說,“你要開發這麼大塊地,需要地方配合的東西多著呢。你一動工,總需要運輸材料吧?拉貨的大車你也知道有多煩人吧?又大又重橫衝直撞,要動真格的,全都可以給你扣下來。還有噪音,粉塵,哪一樣都可以讓你停工。”
其實黃文斌打算把建築全包出去。當然要是給人找麻煩,黃文斌也要受損失。畢竟工期越長,成本就越高。城建三局的資金也不是無限的,耗完了大家一拍兩散,誰都落不著好。
“這都要靠曾書記為我們創造良好的投資條件。”黃文斌請曾書記出價。
“這是我們應該做的。”曾書記早就想好了說辭,“省城中學,這是市裡面的專案,可是土地是從我們區裡劃撥的,是我們區裡做出了犧牲。為了給你劃撥這批商業用地,區裡多少專案被耽誤了。”
也只是被耽誤了而已,市裡面要開發松山,當然會把配額分過來。要不然光明區全部配額都填進松山裡面都不夠。曾書記明明知道這一點,還這麼說,根本就是胡說八道。黃文斌皺了皺眉頭,“曾書記的意思是?”
“現在黃老闆的地產公司,是在市裡註冊的吧。以後交稅,也是交到市裡面的國稅地稅。”曾書記說,“我希望黃老闆能夠在區裡面註冊公司來主持這塊地的商業開發,以後交稅,可以在區的國稅地稅交。”
原來曾書記打的是這個主意,在市裡交稅和在區裡交稅,看起來沒什麼區別,實際上差別很大。對於曾書記來說,黃文斌在市裡面交稅,他是一點好處都得不到。在區裡交稅,他就可以把黃文斌交的稅款拿來交稅收任務,還可以用來當政績,號稱光明區稅收增加了多少多少。
但是對於黃文斌來說,可就吃大虧了。市裡和區裡的國稅地稅,免稅的額度和審批力度都是完全不同的。黃文斌跑到市地稅局申請免稅,市地稅局的領導一看,剛好有這麼個政策,大筆一揮給黃文斌就免了一百萬。
落到區地稅局手裡,可能就只有五十萬了——市局的政策不可能全給你一個區,全給你了別的區怎麼辦?況且市局自己還要給人呢。就這五十萬,區地稅局還要找市地稅局審批,一來一回都不知道要耽誤多少時間。
就算去地稅局能爭取到同樣的政策,最後黃文斌還是要吃虧。省城的官員,一向都是雁過拔毛,政策到市地稅局那兒,已經被拔得體無完膚,還要再到下一級的區地稅局,等於又被人拔一次。區地稅局還是雙重領導,意思就是雙重拔毛,除了市國稅,還有打點區政府。
“我當然要在區裡設公司,也會用這個公司開展業務,當然也會在區裡繳稅。”黃文斌試圖使用緩兵之計,“不過有些業務還是保留在市公司比較方便。我個人估計,在市裡和區裡的繳稅比例大約會是六比四左右。”
“這當然不行。”曾書記說。
“我是說區裡面六,市裡面四。”黃文斌改口。
“那也不行。”曾書記說,“你幾個公司這麼扯來扯去,多麻煩啊。萬一發生了問題,我是給你出頭呢,還是要看市裡?說不清楚的嘛,很容易扯皮的嘛。我看你還是把所有的業務都在區公司,所有的事都是區裡的事,我都可以為你做主。”
黃文斌一呆,沒想到曾書記居然想要獨吞。把業務全放在光明區,那就等於把身家性命都交給曾書記。以後曾書記要他圓就圓,要他扁就扁。就算是曾書記挑動賀家去鬧事這個策劃成功了,這樣的條件也未免太苛刻。何況現在賀家大敗虧輸,甚至都要倒戈了,曾書記還這麼說,究竟是什麼給他這種底氣?
“可是侯市長那邊”黃文斌說。
“侯市長的確是一個市長沒錯,不過他管的是什麼?科教文衛。你要做地產開發,沒有地區主官的支援,就會有無窮無盡的麻煩。”曾書記說,“小黃啊,以前你可能沒做過地產,別說你,老丁也沒正正經經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