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道:“南洋艦隊北上了?遠征歐洲的計劃有變?”
胤祥微微一笑道:“不瞞四哥,十四弟準備在遠征歐洲之前拿倭子國練練兵,早已調動艦隊北上,如果京中有變,海軍不日便可進京。”
倭子國?日本?鄔思道不由暗歎一聲,南洋艦隊來的可真是時候,十四爺的運氣也忒好了點。
就在這時,一護衛在外低聲稟報了一聲,胤禛朝兩人點了點頭,便起身離開。鄔思道則含笑道:“十三爺對遠征歐洲是何看法?”
胤祥略微沉吟便道:“十四弟既然敢出動南洋艦隊二萬海軍遠征,必然是有十足的把握,再加上四哥和鄔先生大才,凱旋而歸,毫無懸念。”
胤禛很快便腳步匆忙的走了進來,面無表情的道:“新得到訊息,皇阿瑪剛醒了,下旨革掉隆科多九門提督之職,取而代之的是鄂倫岱,說完之後又陷入昏迷,病情有加重的趨勢,如今,一眾上書房大臣已經趕往暢春園,另外,一眾兄弟也已經前往暢春園。”
胤祥和鄔思道聽到這訊息不由都是一呆,第一個反應,便是康熙病糊塗了!
鄂倫岱與胤禎有仇,又是八爺黨的頂樑柱,他出任九門提督,這不是逼迫胤禎造反?更何況海軍的南洋艦隊早已經北上,康熙的病情又再度加重,京城不出大亂子都不可能!
如此大變故,不知道胤禎會採取什麼對策?會否真的調動海軍進京?想到這裡,胤祥再也坐不住,匆匆起身告辭,出門便徑直趕往暢春園。(未完待續)
………【第464章 應對】………
康熙中風醒來,更換九門提督人選,再度昏迷,一眾上書房大臣集體前往暢春園,一眾皇子也前往暢春園探視的訊息立刻就在京城的宗室親貴,勳貴大臣間傳了開來,咋聞這一變故,人人皆是心驚肉跳,這訊息意味著什麼?京城極可能馬上就將上演一場皇位之爭!
所有的宗室親貴,勳貴大臣則又將面臨著一次站隊,特別是八爺黨的一眾官員和王公大臣,隨著鄂倫岱出任九門提督,八阿哥勝出的機率將無限擴大,是支援八阿哥還是支援十四阿哥,對他們而言,是一種非常痛苦的選擇。
最著急的卻是禮部的一眾官員,禮部滿漢尚書瓦爾答、李元龍二人聽聞這訊息,都不由的叫苦不迭,立刻調動所有的官吏全力安排一眾來京祝壽的耆老離京,誰也不知道京城會不會馬上陷入巨大的恐慌和混亂之中,若是殃及這些耆老,那萬壽慶典和千叟宴可就成了天大的笑話,而他們禮部的大小官員都將成為替罪羊。
暢春園內,青溪書屋偏殿,所有的上書房大臣、領侍衛內大臣、內大臣濟濟一堂,卻是沒人開口說話,康熙的情形,他們都遠遠的探視了一番,面對這種突如其來的變故,人人都是六神無主,不知該如何應對。
最終還是李光地打破了沉寂,他輕咳了一聲,才緩緩說道:“萬壽慶典尚未結束,京中仍有大量來自各地的耆老、士紳,皇上病危的訊息一旦傳出,必然人心惶惶,甚至引發騷亂,一味隱瞞。怕是瞞不住有心人,不如放出訊息。皇上龍體欠安,令一眾人等回籍為皇上祈福,諸位以為如何?”
“李中堂此言甚是,當前,首要任務便是穩住人心,避免人心慌亂,釀成大變。”王掞飛快的接過話頭道:“我任過禮部尚書,熟悉部務,此事。便由我全權負責。”
“老狐狸。”馬齊不由暗罵了一聲,如此一來,他倒是可以輕鬆的避過了後面的難題,不過。王掞確實擔任過禮部尚書。他負責此事,確實最為理想。
這件事情,眾人根本就不關心。康熙都這樣子了,萬壽慶典也無繼續的必要,況且將這些耆老、士紳打發離京也有助於京城的穩定,是以,眾人紛紛點頭贊同。
李光地完成了拋磚引玉的任務,便不再吭聲。張鵬翮瞅了眾人一眼,道:“皇上病重。當前最重要的便是維持京師的穩定,新任九門提督鄂倫岱為人狂妄恣縱,剛愎自傲,亦有失孝道,由他獨掌京師治安,頗令人擔憂,是否將所有駐京八旗調入京城,特別是加強內城的駐軍數量。”
一聽這話,眾人都是一楞,鄂倫岱是八阿哥一黨的,張鵬翮是十四黨的大旗,如今一眾阿哥是何態度還尚且不知,張鵬翮竟公然提出要增加內城駐軍以制衡步軍統領衙門,而且將話說的如此露骨,這是不是意味著十四黨與八黨將徹底決裂?平日裡看張鵬翮甚為溫和,沒想到一旦觸及到十四黨的核心利益,他反應會如此激烈。
雖然現在還不知道八阿哥是如何想的,但張鵬翮如此詆譭鄂倫岱,馬齊、蕭永藻自是不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