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兩相一對比,殲十飛機就顯得太落後了。於是,殲十就毫無疑問落馬了。當然啦!成發也不是完全做了無用功,後來,本來是國內主力戰機的殲十,成了外貿出口型了,遠銷中東及巴基斯坦等國家,成了國際市場上暢銷的寵兒,這也算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吧!
這些都是後話不提,沈丹青現在還一點都不知道。他正熱情似火地招待國防科工委的領導呢!他們可是長勝投資集團的財神爺,因此是沈丹青親自作陪。
……未完待續
第448章:風險投資公司
從北京回到長沙後,沈丹青就將李想,劉志宏和彭斌三人召來自己的辦公室,三人一番禮貌問候之後,沈丹青請他們到會客沙發坐下,就開始說道:“幾位,我此次去北京,接到了兩個大工程,都是萬億級別的工程,分別是國家兩級高速鐵路計劃和城市公共交通空中隧道系列計劃。我將這兩個任務交給你們三人負責,需要抽調哪些技術力量進行研發,需要長勝建工前期負責哪些工程等等,具體的事情我就不管了,這對我們公司來說,難度並不大,好多技術我們已經掌握。”
沈丹青說著話就將一份他自己編寫好的資料扔到茶几上,又對他們說道:“具體的細節在這本計劃書裡,你們拿去仔細看吧!”
三人不傻,知道老闆是要送客了,因此李想拿起計劃書就站起來向他告辭道:“老闆,那我們先去看資料了,再見!”劉志宏和彭斌也趕緊跟著告辭。
“嗯!你們去吧!”沈丹青點了一下頭應道。
沈丹青之所以將這件事情交給他們三人就不管了,是因為現在他的主要精力都在軍事種田上了。可能是他的第六感吧!他預計世界不會和平太久,從歐美一再對長勝投資集團加以制裁,他就嗅到了一股濃濃的陰謀味道。
當然,也不是馬上就會爆發世界大戰,至少還有幾十年時間。不過,軍事種田也是最花時間的,僅飛機為例,就至少是十年為單位計時。不提早謀劃,到時候就會悔之晚矣。
沈丹青有一個別人不具備的優勢,他總能精準地抓住事物的重點,他稍微一思索就發現,雙向資料系統是所有軍事裝置研發必須共同擁有的,這是總前提,少了它,後面的研發無法進行,或者說是難以完結。
而雙向資料鏈系統的前提就是全球衛星通訊網和全球衛星定位網,少了這兩張網,雙向資料鏈系統就無法完善。
於是隨後的日子裡,沈丹青就基本泡在電子技術研究院裡,將他的一些先進理念和創意,以及他自己的要求和標準都一股腦地傾訴給洪濤和負責兩星研發的主要技術負責人。
時光荏苒,沈丹青這一泡就是三年。在國家派來的衛星技術專家的幫助下,幾經磨難,終於將這兩顆極為重要的衛星研製成功了。後面就只要批次製造了,是的,是批次製造,其中通訊衛星要製造108顆,全球定位衛星要製造76顆,須要這麼多衛星才能覆蓋全球。
當然,這三年中,也不僅僅只有衛星研製成功了,還有一種特別的裝置也同樣研製成功了,這種裝置也是雙向資料鏈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
這也是沈丹青腦洞大開的一個創意,可以說是返古了。原來他是利用了飛艇攜帶特製光學儀器,對地面進行偵查拍照。它負責的是戰役級別的任務,比美國偵察衛星拍照要清晰許多倍,達到了厘米級精度標準。它的飛行高度在五萬米左右,無人駕駛,基本上普通的飛機無法對它造成威脅,又加之在戰場上,它有己方飛機的保護,它自身也攜帶了非核微波炮,能將所有來襲導彈擊毀和擊落。
這種新型偵察飛艇有什麼用呢?它主要就是監控戰場,能第一時間發現敵方兵力步署,炮兵陣地,導彈陣地,甚至是在飛行的戰鬥機,在大海上航行的艦艇等重要情報,由於它達到了厘米級的拍照精度,敵方不管如何偽裝,都無法瞞過它的偵察。結合定位衛星,它能向我方提供最精準的打擊座標。
這是一個創意性發明,歐美也很容易就能做到。因此沈丹青就把這種新型偵察裝置雪藏了,平時不會拿出來,只有發生戰爭的時候,才會派它上場。目的,是一出手就要打敵方一個措手不及。
衛星研製成功了,可還是沒法發射佈網,因為還少了發射的工具。本來國家就有能力發射衛星,使用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發射。這兩種衛星都是小型衛星,可以一箭多星,一次可發射4至六顆。可長勝機工正在研發的六代機,比火箭更適合發射衛星,像是美國的太空梭一樣,可以自由往返。當然,這種六代機要先進靈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