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火藥,工藝則簡單的多了。下一步需要的就是適當的改進工序和擴大生產規模,不用蕭然吩咐,戴桐已經開始擬摺子準備上呈了。
現在最大的問題就是槍管。單純靠國外採購看來是行不通的,而自行生產又不可能在短時間內解決一系列的技術瓶頸。看來這個問題只能留到以後再想辦法解決了。
在咸豐十年,清政府還沒有開辦正規的兵工廠,雖然工部跟內務府都有自己的加工廠,但規模實在有限,所以大部分軍工生產都是依賴於民間的作坊式作業。包括火藥等原材料,也是委託製造商來生產的,這種方式有些類似於現代家電行業的Oem——也就是所謂的貼牌身產。這種制度最大的弊端,就在於製造標準不統一,不能達到制式化要求,武器的零部件及彈**大多是不能通用的。
另外一方面,就是產品質量參差不齊。在清朝以騎射為根本的制度下,兵器、尤其是新型火器的製造經費一直是固定的。但是物價、工價一直在漲,比如火藥,雍正年間的時候每斤採購價格是白銀2。6分,到了嘉慶年間是每斤2。1分。製造者無利可圖,反而虧損。製造商為了防止賠累,賄賂官員、偷工減料也就成為必然。
比如1835年,廣東水師提督關天培新制大炮40尊,結果在試放過程中炸裂10尊,炸死兵丁一人,炸傷一人,另還有5位火炮有其他問題。他檢查炸裂的火炮,發現“碎鐵渣滓過多,膛內高低不平,更多孔眼”,其中有一空洞更是“內可貯水四碗”!這種豆腐渣工程居然出現在守護國門的大炮身上,實在是令人髮指!
此情此景,關天培只能仰天長嘆:“中國之官炮,之官船,其工匠與監造之員,惟知畏累而省費,炮則並渣滓廢鐵入爐,安得不震裂?船則脆薄腐朽不中程,不足遇風濤,安能遇敵寇?”
所以蕭然提出兩點,要求戴桐一定嚴格把握:第一,建立嚴格的生產標準,寧可犧牲產量,但每一個零部件、每一顆子彈都必須符合設計規格,以確保戰場上能夠通換通用;第二,質量必須嚴格把關,如果經費不足,可以暫緩生產,但絕對不能出現偷工減料、以次充好的現象。
戴桐拍著胸脯保證:“放心,一共300條來復槍管,要是我只造出299條槍來,不用你吩咐,老戴自己就摘了頂子去!”
詳細記下了無煙火藥、雷汞的配方以及製取工藝,戴桐準備趕回京城立刻著手生產。蕭然這種不佔便宜就渾身難受的傢伙自然捨不得把那兩杆寶貝槍讓他帶走,死活的賴在懷裡就是不撒手。戴桐給他氣的眉毛鬍子一起翹,卻又拿他毫無辦法。
不過蕭然也不白要,作為回報,他畫了幾種刺刀的圖形送給戴桐,讓他想辦法裝配到步槍上。排在第一位的就是解放軍一度通用的三稜形刺刀,一個小小的三角形創口就能把全身血液放乾淨的那種。戴桐大喜過望,接了寶貝圖紙歡天喜地的趕回京城去了。
就在這些人忙活著試槍的時候,雪瑤那邊忽然傳來了一個訊息:這丫頭也嘗試著製取硝化棉,但是不知道哪道工序出了問題,做出來的竟然是一堆不能爆炸的廢品,急的正哭天抹淚的。羅爾託聽了,自告奮勇的要去指導,但看著蕭然面無表情的舉起黑洞洞的槍口後,總算是聰明並且及時的閉了嘴。
蕭然趕到雪瑤那兒一瞧,頓時吃了一驚。拿在手裡左看右看,這堆乳白色的廢品他是再熟悉不過了,這居然就是——塑膠!!!
第四十章 大發明時代(下)
憑藉重量級財迷特有的靈敏嗅覺,他意識到這次又被天上掉下來的餡餅砸中了。但是具體應該怎樣應用呢?這是個讓人撓頭的問題。是做一些塑膠盆、塑膠桶到大街上叫賣,還是弄些塑膠布去扣個大棚、陽光溫室什麼的?想來想去都拿不定主意。不是想不出來,而是塑膠的用途實在太廣泛了,一時竟不知道該如何下手。
“我,我不是故意的……”雪瑤看著蕭然躊躇的模樣,還以為是自己弄的這一堆廢品惹老公生氣了,又急又委屈,抽搭個不停。蕭然忍不住哈哈大笑道:“好老婆,你就是老公的小財神,這一次你是撿到寶了呢!”使勁在她臉上親了一口。
“真的麼?”雪瑤半信半疑的道,“這些個廢品,難道還能派上用場麼?”
“不是能,是很能!”蕭然興奮的抓起一塊塑膠,“恩,我來想想它能做什麼。比如塑膠盆,塑膠袋,塑膠布,塑膠的桌椅板凳……嗨,用途實在是多了去了。毫不誇張的說,在以後若干年裡,塑膠將成為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東西。……對了,這麼好的寶貝,你是怎麼弄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