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要因此戰降等了。
昏饋啊!
簡直是昏饋啊!
太子平日裡在帝都表現也還可以啊,穆元帝是手把手的教太子理政啊!就江南的事,當初穆元帝同意太子過去,也是經過細緻考量的。考量的標準就是:當初閩地大敗,五兒子過去收拾殘局,也不過三年就把事辦得妥妥當當,還順帶狠坑了靖江一把。
哪怕穆元帝這絕世好爹自詡的也得承認,他在太子身上花費的心血遠多於五兒子啊。五兒子都能辦好,平日裡瞧著太子也一向妥當,何況江南是經南安侯吳國公梳理過的,太子想去,穆元帝就計劃著,自己漸漸年邁,太子隨自己理政多年,該叫太子在軍略上學一學了,總不會有什麼差子。
結果,就出了大差子!
再看如今,江南敗壞至此,太子不知所蹤,五兒子一去,這局勢就穩住了!
其實,哪怕當初江南暫敗,倘太子穩得住,當機立斷,接掌江南大權,繼續與靖江王周旋,穆元帝也不會責怪於他。畢竟,靖江王不好相與,穆元帝心知肚明。就是打仗,也沒有百戰百勝的。
可太子呢?不知所蹤了。
江南何等配置啊!
為將有南安侯,為政有吳國公,前閩地總督唐繼都要過去打下手的,及至李九江等人,哪怕穆元帝看不上李九江的出身,也知道李九江絕不是廢柴,更不必說中低階官員配置,哪樣不是挑好的安排啊。
這樣的配置,縱使一時失利,倘太子有五兒子的魄力和膽量,當可力挽狂瀾。甭說什麼江南危險的話,現在五兒子不危險麼?手心手背都是肉,絕世好爹以往還是偏心太子,不令欲其涉險的,但真遇險情,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