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護衛將棺槨擺放端正,又護送姬發、姜子牙、竇煥一行人出地宮。竇煥在最後邊走邊向姬發和姜子牙不停地囑咐:“陰曹地宮出門前不得回望!”
姬發、姜子牙只得從命,待一行三人走出地宮大門,轉身見四護衛一言不發,只在宮門裡向外輕輕拜了三拜,然後轉身進入地宮,消失在黑暗之中。
姬發正要說話,竇煥擺了擺手,示意武王不要出聲,然後他拉著姬發、姜子牙兩位來到先前磕頭的地方,在被鮮血染紅的石頭上猛然一踏,只見地宮石門徐徐關閉,漸漸沉了下去。
竇煥從柴車上解下馬匹,三人各自上了馬,沿原路而行。待走出兩三箭地之後,竇煥在一棵枯樹前勒住馬,用力將枯樹推倒。只聽“吱”的一聲響動,但見靈宮之處的兩山上突然“雷”聲一片,亂石崩飛,塵沙驟起,瞬間便把地宮之處埋沒。
姬發拍馬上前一把抓過竇煥怒道:“父王靈寢乃後人寄託哀思之所,須年年祭拜,你如此所為教本王如何找尋原址?”
竇煥面無懼色,坦然道:“下官乃是依文王遺囑行事,並無半點差錯。武王若怪罪,可立斬下官於此!”
姬發放開竇煥,淚出兩行,只見他低頭一帶馬,獨自先行。
三人在路上皆緘默不語,就這樣走了一里多地。
這時,竇煥突然停下馬說道:“武王、姜丞相二位大人一路多保重,恕下官不再遠送!”
竇煥說罷跳下馬,向一片樹林走去。
姬發、姜子牙沒弄清是怎麼回事,調轉馬頭正在遲疑,只見竇煥在林前停下腳步說道:“武王若不肯原諒下官,可就此前行;若念及下官忠義,三日後可派人將下官就地掩埋!”
說罷,竇煥猛衝幾步,一頭撞在一棵大樹上,頓時頭裂而亡。
姬發呼喊一聲,早已來不及。見竇煥猝倒在地,滿臉是血,姬發一翻身摔落馬下,長呼一聲,昏厥過去。
這下可急壞了姜子牙,他顧不上死去的竇煥,忙跑過去抱起姬發,又是拍又是掐,忙活了好一陣子,姬發這才“嗨”了一聲,哭出聲來。
姜子牙也不敢多勸,待姬發哭了一陣子,氣息漸漸平和過來這才說道:“武王節哀,尚有千秋大業集武王一身,當保重身體才是最要緊之事!”
姬發捂著胸口說道:“竇煥此舉真令本王心痛不已!如此忠良之士,為何本王竟容不得,以至於令他果絕於此?”
姜子牙勸解道:“此皆文王為君知人善任,寬厚仁德,才引得忠良之士皆盡願捨命報效其知遇之恩。武王當效仿文王為君之道,恪守以仁德治世,則天下心歸矣!”
這時姬發突然掙脫了姜子牙,跪伏在地說道:“姬發才疏學淺,不諧治世為人之理,望姜丞相傾力扶助,以成興周大業!”
姜子牙扶起姬發說道:“貧道受先王故命,又有武王今日子請,雖肝腦塗地,無以為報!”
姬發聽罷起身來到樹林旁,用寶劍挖了個墓穴,將竇煥埋葬,又在竇煥撞死的那棵樹上用寶劍刻下:“忠義良臣,赤心可鑑”四個字。
後來,武王姬發追封竇煥為“效忠王”,本書在此點到為止。
據民間傳說:若干年後,這片林中的樹剝皮後可見樹漿殷紅似血,為天下奇。
言歸正傳。話說姬發回到玄華宮,令棺槨在靈堂陳列三日已畢。到了第三天頭上,姬髮帶領群臣,身著重孝,抬著棺槨送至望虹崖焚化,祈禱文王靈魂昇天。之後,又請工匠在姜子牙曾經垂釣的地方塑文王石像一尊,一來用於紀念文王生平,二來以此策勵國志。此為後話,咱不再贅述。
再說姬發傳送文王亡靈禮畢,見群臣都勞累了三天,皆已疲憊,便下旨休假三天,各自養息。
單說姜子牙回到府中,正打算小憩一會兒,忽聞府中家丁稟報:“門外有兩個村姑欲求見姜丞相!”
姜子牙此刻雖然有些疲憊,但有人來訪豈有不接之理?姜子牙抖擻精神命家丁將村姑引至前堂會晤。
姜子牙來到前堂剛剛坐定,只見家丁帶著兩個“村姑”踏入堂門。姜子牙一見來人大吃一驚,慌忙跪伏在地。
來者何人?大家先猜著,後邊的故事咱們明天再說。
第九十三章 先鋒軍出師南征
第九十三章先鋒軍出師南征
上一回說到:姜子牙一見來人,納頭便拜。來者何人?正是詩琴和精衛兩個。若問詩琴和精衛因何事找姜子牙?此話還得從銀河天宮說起。
話說詩琴自打在三石宮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