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部分

切成薄片擺在幾個菜品不同的碟子裡,食攤泥爐上砂鍋裡煮起麻辣牛油的滷汁,食者自備酒,自選一格,站在攤前,拈起碟裡的生片,且燙且吃。吃後按空碟子計價。價格低廉,經濟實惠,吃得方便熱烙,所以受到碼頭力夫、販夫走卒和城市貧民的歡迎。至於純粹地道的毛肚火鍋,據老重慶們回憶,出現於民國十五年前後,發源地不是江北而是下半城南紀門的宰房街(現長江大橋橋坎下)。當年牛販子多從川黔大路趕運菜牛來渝,在南岸過夜,翌日早過江,將牛趕到宰房街宰殺。有馬氏兄弟廉價收購不易售出的牛毛肚和血旺,在下宰房街開了一家以毛肚為主要菜品仿市井“水八塊”的製作和吃法的紅湯毛肚火鍋館。將毛肚漂白洗淨,去梗,外加一碟只是芝麻醬和蒜泥的調和。據說,這就是重慶毛肚火鍋的起源和得名。直到抗戰時期,較場口街邊仍有一馬姓老嫗開一家專供應毛肚的正宗毛肚火鍋,碟中的牛毛肚按匹論價(每匹二分錢)。正宗的麻辣毛肚火鍋,毛肚的鮮嫩脆香,味道比其他牛豬的下雜遠勝一籌,贏得食客讚揚。”凌筱沫穿來之前,老家本就是重慶的。所以這火鍋的來源,自然就說的頭頭是道的。可是一想到自己可能再也回不去了,不由得覺得心口酸酸的。

“莫言,你是如何得知這些的?還有那個什麼中國,還有那個韓詩外傳,還有那個什麼商周,乾隆,嘉慶什麼的,都是些什麼啊?為何為師從未聽說過呢?”

“額。。。。。。師傅,這些呢,都是那日我們出去逛街時,我在一個書攤上看見的,對。書攤上看見的。”凌筱沫不由得在心理面暗歎好險好險,這個師傅呀,怎麼都沒聽重點啊。

“哦?不知是什麼書呢?哪日為師出去逛時,便買回來看看。”

“額。。。。。。師傅,這個待徒兒出去了,給你買了便是,買了便是。走吧,我們去做火鍋去。”凌筱沫說完,不等顏華反映,便拉著他往廚房走去。

半響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