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山路,越往上山路漸見崎嶇,所有人都必須小心拉著馬韁繩,讓馬兒奔跑的速度放慢。艱難地向上走了七八里路,才發現這一路他們走過的山路宛如高高的圓杯倒扣于山峰之上,自頸至巔,峭壁如削,山石裂縫縱橫,古柏倒掛。山路十分陡峭,最多隻容兩騎並行,旁邊就是十分陡峭的絕壁,右前方與另一條山脈相連,中間卻是一條深澗,寬約數丈,黑黝黝深不見底。
看到這種景象,拓跋真明明已經對獅子嶺陡峭的形勢有了瞭解,卻還是覺得心頭有了點不安,這彷彿是野獸對於危險的天生直覺,他下意識地回頭望了一眼,卻見到所有人面上都隱約出現忐忑不安的情形。電光火石之間,他突然想到,若是李未央是在耍詐呢,他會不會自作聰明,反而上了對方的當!
就在此刻,前面忽然砰地一聲,天崩地裂一般!緊接著,地下發出隆隆的巨響,頓時平靜的地面好像一條小船在風浪中顛簸,馬在地上站立不穩了,嘶鳴著向後退去,山壁也搖晃起來,頃刻不斷有巨大的石塊向下砸過來。勉強睜開眼睛,卻只見沙石崩落,塵土飛揚,遮天蔽日,拓跋真大喊一聲,道:“快,向後撤退!”
然而卻是晚了,就在上方的絕壁之側,已經埋伏了上百弓箭手,趁著這陣混亂,數不清的箭矢從上往下向山路上的人們射去。拓拔真原本認為李未央不會在這裡設下埋伏,最重要的一個原因是:這獅子嶺地勢險峻,人和馬上去已經是很難,要想設下埋伏,更是難如登天。所以李未央才故意誘導他走另一條道。然而拓跋真卻忽略了一點,在獅子嶺的西北角,有一處懸崖豁裂,西側一座山峰形狀頗似人的一根大拇指,故名“一指峰”。
李未央就是以此為突破口,藉著拓跋玉巡視太后靈柩埋葬之地的機會,尋來能工巧匠,沿著“一指峰”上那道天然的裂隙,在懸崖峭壁上面鑿一些窄窄的腳窩。與普通的山路相比,這種僅容一人一腳踩踏上去的天梯,共高二十多米,攀登時一步比一步緊張,每登一步都要瞪大眼睛,從下面爬上來,需要付出很大的勇氣。所有計程車兵,便是手足並用,攀援而上,埋伏在這條看起來絕對不可能成功的絕路之上。
在一片混亂之中,拓跋真突然感覺手臂上中了一箭,他忍住劇痛回頭看了一眼,卻見到無數人沒了章法,四散奔逃,卻紛紛掉下懸崖,發出淒厲的叫喊。山下隱約傳來強硬清脆的馬蹄聲,似有無數鐵騎滾滾湧來。
“眾位將士聽令,拓跋真勾結孫重耀餘孽,意圖伏擊陛下,蓮妃娘娘遇刺身亡,陛下已經下了聖旨,捉拿拓跋真,生死不論!若有反抗,就地處決!”
山石碎裂之間,拓跋真聽到山風之中傳來拓跋玉的聲音,他心頭一驚,終於明白,李未央是下了狠心要將自己置諸死地!什麼孫重耀的叛將,根本是故意引他上死路!
李未央太過了解拓跋真,今天為求一次成功,事事都留下了後手暗招。哪怕伏擊不成,拓跋真也再也沒命回京都!
拓跋真一方惡鬥許久,山下傳來的馬蹄聲,已越來越近。方才一番拼殺,他身上的傷口又裂開了,他咬牙撕下兩片袖子,在自己手臂上緊緊紮好,低聲呵斥李平:“找機會逃走,在老地方見!”說著,他騎著馬丟下全部的人,向深澗方向奔去。
他一路向前,身後無數人的驚呼,還有鐵蹄追上來的聲音,好幾次那寒光閃閃的長劍幾乎要靠近他的身體,卻都被他甩在身後。他再一次扭頭望去,只見到自己的那些精銳已經七零八落,四散奔逃,到處是屍體和鮮血,追兵身上的甲冑在陽光下放出亮眼的光芒,幾乎要刺瞎人的眼睛。他心中恨毒了李未央,再不回頭,狠狠地抽打著胯下的馬。他的這匹馬,是從越西過來的名駒,日行千里,悍勇非常,一般馬匹很難追的上,此刻這馬兒在馬鞭之下,放開四蹄,飛奔向前,果真將所有的追兵都甩在了後面。
身後的追擊聲更加猛烈,眼看著就要被流箭射到,然而拓跋真卻半點都不猶豫,狠狠一鞭子抽在馬身上,那馬一下子痛到了極限,長嘶一聲,放開四蹄,從深澗上空一躍而過!身後無數馬匹追到此處,卻都沒辦法追上,更無一匹馬敢躍過,士兵不得不硬生生勒住了馬韁繩,眼睜睜看著拓跋真已經到了另外一邊的山路上。
拓跋玉很快追到了深澗邊上,卻看著拓跋真已經躍入對面,流箭不過傷了他的一條手臂,那匹兇悍的馬在生死關頭救下了拓跋真一命!他心中往下一沉,厲聲道:“拓跋真,你這一走就是欽命要犯!還不如乖乖和我回去向父皇認錯!”
認錯?蓮妃遇刺身亡,皇帝突然失去愛妃,怎麼樣都不可能原諒拓跋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