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至德之人是從不求聲名的。”(《莊子》外篇二十章《山木》)
有關孔子“賣弄”的趣聞,在二十九章之二另有說明。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第二十五章 四大法(1)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 (31 )。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32 )。
[語譯]
在天地存在以前,就有一個東西渾然而成。它無形、無休、無聲;既看不見,又聽不到,摸不著。它不生不滅,獨立長存,而永不改變;周行天下,不覺倦怠,而無所不在。世上一切的事物,莫不靠它才能生生不息,它可說是萬物的母親了。
這樣玄妙的東西,我實在不知道它的名字是什麼,不得已,只好叫它作“道”。如果要勉強給它起個名字的話,也只能稱它為“大”。大到沒有極限,便不會消逝;沒有消逝,才稱得起遠;雖然遠,卻仍能自遠而返。
所以說,道是最大的;其次是天;再則為地;次則為王。宇宙中的四大,王也是其中之一。但這四大顯然是各有範圍,各有差等。
人為地所承載,所以人當效法“地”;地為天所覆蓋,所以地當效法“天”;天為道所包涵,所以天當效法“道”;道以自然為歸,所以道當效法“自然”。
本章把道及天體的執行看作是一種值得為人模仿的典範,並重申道是不能名的,如果勉強給它安個名字,也純粹是應急的措施。同時,本章更強調以同樣的程式、不同的方式來創造萬物、毀滅萬物的“復歸為始”說。
一、宇宙的神秘
天是自然運轉的嗎?地是自然靜止的嗎?日月是爭逐迴圈的嗎?是誰主宰它們的?是誰掌握那法則的?又是誰來日夜推動的呢?是由於機關的操縱?還是真有自然的執行?布雲是為了下雨,下雨是為了布雲,那麼又是誰降施雲雨?是誰無事竟以此尋樂呢?
風起自北方,它的行止忽東忽西,忽上忽下,是誰沒事煽動它這麼做的?(《莊子》外篇第十四章《天運》)
莊子並沒有直接回答這個問題。但是在後面幾段,他以“天樂”的描述法,談到自然的執行,“聽之不聞其聲,視之不見其形,充滿天地,包裹六極。汝欲聽之,而無接焉。”請再看一看六章之一:“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如果沒有至道,天就不能高大,地就不能廣博,日月也不能執行,萬物更無法壯大。”
“道比天地先生,卻不算長久;比上古的年歲大,可也並不算年老。”
二、道名為“大”:不朽的迴圈
少知說:“那麼稱它為道,可以嗎?”
太公調回答道:“不行。我們所說的‘萬物’,並不是只限於一萬種的物類,而是因為它‘多’,所以才這麼稱呼它。稱呼天地的原因,是由於它們乃形體中最大的。稱呼陰陽,是因為它們乃氣體中最大的。總括天地陰陽就稱為道。稱它道的原因,就是因為它大。如果拿這個有了名字的道和無名的理來區別,那就好像狗馬一樣,完全是兩回事了。”
少知又問:“萬物是如何從四方的裡面、大地的中間產生出來的呢?” 太公調回答說:“陰陽之氣,互相感應,相消相長;四時的迴圈,相生相殺;於是產生了欲、惡、去、就。然後雌雄相交,便產生萬物。萬物的安危是互易的;禍福是相生的;生聚死散,也都是息息相關的。它們不但有名字,有實體,而且還可記載下來。
至於那四時的變化,五行的運轉,物極必反,終則復始等現象,都是萬物具有的本質。而那些能用言語和智慧表達出來的,只不過是萬物的表面現象而已。
觀察大道執行的人,既不追求物的終止,也不推究物的起源,這就是言論所以止息的原因。”(《莊子》雜篇第二十五章《則陽》)
三、周、遍、鹹
周、遍、鹹三個字,名稱不同,實質卻一樣,它們曾遊於什麼都沒有的地方。但是,他們可曾無休無止地爭論?可曾清靜無為以致心靈調和安適?可曾和平相處度過沉悶的歲月?
第二十五章 四大法(2)
調和安適是我的心志。它來時不知停留何方,去時又不知何往。我的心意往來其間,也絲毫不知它終始的情形,彷彿處於廣大虛無的境地,而這個境界即使聖人走入,也不會知道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