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人,忘去自己,無心用世;神明的人,忘去立功,無心作為;聖哲的人,忘去求名,無心勝人。”(《莊子》內篇第一章《逍遙遊》)
聖人的教化,就象形和影、聲和響那樣密切。有問的時候,他必儘自己所知道的去答覆。他休息時,寂寥無聲;行動時,又隨物變化無跡可尋。他提挈萬物復歸於自然的本性,遨遊於沒有涯際的境界,往來於無邊無際的地方,與時俱化,無終無始。
以他的形體而論,他和萬物化合玄同,既與萬物同體,就已達到無己的境界。已經無己,哪裡還會有物的存在?認為有物存在的,是古代的君子;認為無物存在的,才是自然的朋友。(《莊子》外篇第十一章《在宥》)
四、藏天下於天下
把船藏在山谷,把山藏在深澤,應該算是很可靠了。可是半夜裡,有個大力士把山谷和深澤都揹走了,那藏的人竟還不知道呢!無論收藏大的物件或小的物件,雖然都可以找到合適的地方,但卻不能使它們沒有變化。如果一味地把小東西藏在大東西里面,結果還是會丟掉的。
天下的理不是一人可以私定的,若將天下的理付給天下,把屬於天下的藏之於天下,所藏的也就不會丟失了。因為這本是萬物的法則。
如果只具有人形,就高興得不得了,那麼世界上像人一樣具有形體,又能千變萬化的,其歡樂可就無法名之了。所以聖人將心寄託在沒有變化而永遠存在的大道中,無啥歡喜,也無啥悲哀。
能順著壽命的長短、生死的變化而為的人,儘管他還不能忘去生死的觀念,但也足夠為人的典範;何況那混合萬物,齊一變化,主宰萬物的道呢?(《莊子》內篇第六章《大宗師》)
註釋
(1)因為它的變化而賦生命予萬物。
(2)相當重要的道家用語。
(3)嬰兒是純潔的象徵。莊子也以“小犢”為喻。
(4)陰是消極、敏悟、寂靜的。請參閱第六章的“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
(5)按字義解,為“提防”的意思。
(6)此地的“腹”是內在的自我、無意識及本能等意;“目”為外在的自我或感覺上的世界。
(7)譯作生死。莊子原文特別強調這個解釋。
(8)按字義作“身體”解。
(9)哲學家,生平不詳。有關《列子》一書,據傳為後世所編幕的。
(10)風。
第十四章 太初之道(1)
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博之不得,名曰微 (1 )。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繩繩不可名,復歸於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2 )。
[語譯]
看不見的叫做“夷”,聽不見的叫做“希”,摸不著的叫做“微”。道既然看不見、聽不到、摸不著,又何從去窮究它的形象呢?所以它是混沌一體的。
這個混沌一體的道,按高處說,它並不顯得光亮;按低處說,它也不顯得昏暗。只不過是那樣的幽微深處而又不可名狀,到最後還是歸於無物。這叫沒有形狀的“形狀”,沒有物體的“形象”,也可稱它為恍惚不定的狀態。
你想迎著它,卻看不到它;想隨著它,也望不見它。乘著這亙古就已存在的道,就可以駕馭萬事萬物。能夠了解這亙古就存在的道,就知道“道”的規律了。
本篇所談更玄了。相通道不能名、不能解、不能述、不可知的人,對天地之美,及其變化之莫測,懷著敬畏、虔誠的態度。然而,對道絕望的人,卻深通道是虛幻不定的。它企圖逃避我們所有的探究和努力,恰似生命最深遠、最基本的問題一樣,也以同樣的方式避開了生物學家。
在明白生命是如何進入“有”之後,正是我們即將發現它的秘密時,然而我們面對的卻是空白。神秘主義者往往以神秘的術語談到天地之道及其幻象。但是要知道,這種探索的責任不應單由神秘主義者來擔當,而是所有的科學家都應負起這種使命才對。
我相信這種對不知的虔敬態度,將是導致科學家走向接受宗教道路的主因。
而今,敬道的一方把自己投入有形無形的問題,及看不見的因果關係中;絕望的一方只有強迫自己想象一個從未被證實、看見、感覺、聽到的“根”——一個原始的原則,一種力量的泉源,及一個決定性始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