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明雨作為年輕人,對網上的訊息比徐國金這樣的中年人更敏感,即使不像一般年輕人一樣沉迷網路,卻少不了耳報神。
網上的輿論動向,好友唐紫蘇經常會給她實時播報。
得知葉明雨打算把重心放在製藥上後,為了將來能幫得上葉明雨的忙,她研究生轉了專業,改為攻讀製藥方向的專業,如今已經快博士畢業了。
因此,徐國金來醫院時,葉明雨已經知道了前因後果。
這幾天她也在考慮這件事。
種植園的擴建,她早就提上了日程,以康諾中成藥方面曾經的規模,原本的種植園根本無法滿足現在的需求,於是,去年年底,她就已經斥資十多億在C省,Y省,F省分別打造了一個超大規模的種植園,裡面大規模培植了現在和將來需要用到的數百種藥材,力爭能儘快實現自給自足。
統一規模化種植,炮製,驗收,藥材的藥性才不會相差太大。而且能最大化地保證,製藥和開方用到的飲片能符合要求。
不過,大多數藥材都不是一年生的,依靠外購的時間可能還要持續兩三年時間,這也就意味著,產量不足的現狀還會持續下去。
藥品肯定是優先供給本國人的,但既然要向全世界弘揚中醫中藥,這些外國人千里迢迢來華夏,也不能一點都不賣給他們。
“徐總,你覺得本國和外國人以十比一的比例分配專賣點的藥品怎麼樣?”
葉明雨對手下的高管們還是很尊重的,也因為他們普遍比她年長,親近些叫某哥某姐他們覺得不敢當,也就跟著其他員工一樣按職位稱呼他們了。
“本國人十,外國人一麼?”徐國金猶豫道,“這會不會顯得對國際友人太不友好了?”
“如果真的不友好,那我就一盒藥都不會分給他們。頂多是親疏有別。”葉明雨道。
徐國金見她態度堅定,也就沒有再勸,畢竟賣給外國人和本國人都是一個價,這樣的劃分並沒有讓製藥廠的收入減少。
政策調整,國外的白癜風患者們開始叫苦不迭。
十幾個專賣點,給外國人分了新的視窗,工作人員全用英語服務,所有外國人都到該視窗購買。
原本還有人冷嘲熱諷,說葉明雨竟然給外國人設專門視窗,跪舔外國人的嘴臉真難看。直到有人仔細讀了外國人專用視窗的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