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京都很快就傳來了天皇的親老子切腹的訊息,穩定住了“軍心”,這價格能落到兩三塊去也不稀奇。當然,這也是因為唐飛鵬動員了手底下的全部人去拉三井銀行後腿的原因,派人散播謠言,並且在一個個酒館中散步三井銀行股票價格持續暴跌的訊息,還有用兩三塊的價位吆喝著收購三井銀行股票,也把自己收入三井股份的總體均價給拉了下來。
一個多月的時間,雙邊關係反反覆覆,日本的股價是一路飄紅,但也不是全都下跌沒上揚的時候。但這個轉折點卻不是誰都能掌控的,唐飛鵬也是藉著那邊通訊兒的便利,才有如神助,從中撈了不知道多少好處。
就連王平北都在這期間大賺特賺。
尤其是最近幾日,剛剛墜入地獄的日本股市和經濟陡然升上了天堂。因為小天皇的親爹切腹了,幾個該死的公卿或是隱退或是出家,被很削了一頓的九州島變成了九國島,中日和平了。
這美好來的太快太突然,都讓很多日本人不敢相信。
現在正式的和平公告已經宣告天下,日本人終於相信了。日本股市的復甦來的蓬勃而突然。沒有人去想京都的朝廷。
小天皇當然還是天皇,可是能不能活過成年就說不定了。飯桌日本有四大宮家呢,有資格繼承皇位的又不是隻有閒院宮一家?雖然另外三家與天皇血統距離的更加遙遠。
而且光格天皇也‘被代表’的向著遇難的中國使團成員家屬表示了自己的歉意和慰問,德川幕府隨後要用三十萬日圓作為賠償,但中方沒有收。明面上是中國有相應的規定,按照三人的級別只取了五千日圓,那三家人還有國內的撫卹和扶助。實際上卻是規則是陳鳴制定的,要是三個本就該死的傢伙每家還能落得這麼一大筆錢財,就太讓制定規則的陳鳴心裡不忿了。而後的二十九萬五千日圓被捐給了江戶之戰受損的平民。這倒是在江戶給中國小刷了一筆聲望。
但是鹿兒島可就沒這麼好的事情了。現在的鹿兒島正亂著呢,島津家的分支們對著島津一族的藩主大位是虎視眈眈。
沒有辦法,島津重豪這麼一掛,他兒子島津齊宣,才三歲大的一個小屁孩,稀里煳塗的也一命嗚唿了。島津家的主脈絕嗣了!誰讓島津家主家絕嗣了呢?
雖然現在的薩摩藩就是一灘爛泥,沾了一屁股的屎,擦都難以擦乾淨。但還是有無數人趕著去享受被逼債的煎熬。
陳漢對於鹿兒島沒有半點動手的**,南返的東南水師把種子島和屋久島都送回去了。但是用腳趾頭想也能想清楚德川幕府會趁機搞事的。這可是他們分裂島津家的大好機會,也是他們滲入九國島的絕佳時機。
但不管怎麼說,隨著某親王二代的切腹,隨著一干公卿頭首的隱退和出家,中國使團成員遇刺事件的罪魁禍首也算有了蓋棺定論,就連很多日本人自己都覺的這是那啥親王和一干只會搽脂抹粉的傻逼公卿們幹出來的破事。
原因目的只為一個,綁架日本,綁架德川幕府,轉移壓力,以緩解這些日子來他們自己身上的負擔……
這最後的‘定義’還優待爭論,但是殺人事件的主謀是誰,卻似乎沒有了疑義。日本人自己都認定公家是兇手。
伴隨著京都一連串事情的結束,中日之間劍拔弩張的氣息一下子消失了,兩邊重新回到了過去的模式,只是日本人在大坂新增開了一個港口,而且這個港口還是隻能由中國商船靠岸,荷蘭人還是隻能縮在長崎的外島上。
伴隨著中日戰爭警報的接觸,日本民間的反應如何且不去說,只說商界,江戶城街頭巷尾的酒館中,再碰到販賣三井銀行的股票商人,誰給出的報價要是低於十七八了那都張不開嘴。三井家族已經在報紙上宣佈在過去的舊址上重建江戶證券交易所,可以絕對的說,日本經濟的新一輪爆發就要開始了。
這就是戰爭的威力,這就是戰爭的影響。
如果說在這次中日衝突之前,日本人對於戰爭還不報什麼恐懼,但是經了這麼一場衝突之後,留給日本人記憶中最深刻的印象可能不是鹿兒島的悲劇,而是銀行擠兌和股市波動帶來的渾天黑暗。
這一場都算不上戰爭的戰爭,讓日本付出了多麼巨大的損失?
所以啊,當一個國家的經濟活躍到一定程度之後,沒事千萬別打仗。除非你能保證打贏,並且保證不讓敵人的戰艦懟到自家的海岸線上。否則那就是一場悲劇!
日本人現在的結局就無限正確的驗明瞭這一真理。
看那以後的荷蘭?現在的阿姆斯特丹,眼下還是歐洲的金融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