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西海岸線上一座很重要的港口,周遭幾十裡都已經開闢了移民村。現在西班牙人殺了過來,不管最後戰果如何,聖迭戈都要損失慘重。”
張大永大致的為皇后解釋了一些北美此刻的戰局。遠征軍對東路軍的大勝並不具備決定性的意義,因為索爾頓盆地距離墨西哥精華地區太遠了,反倒是跨過了科羅拉多河的西班牙西路軍,他們下一步就可以進攻聖迭戈這座至今還沒有被改名的城市,從而在陸路上截斷了上下佳州的交通。而從聖迭戈向北,這就可以說是陳漢的有效控制區了;從聖迭戈向南,下佳州半島的一些地方也已經有中國的移民村鎮建立。
西班牙人要真的殺進去,就算最終他們被打的很慘很慘,陳漢在北美的移民程序也會遭遇重創。
陳鳴已經不想再看南洋的荷蘭人了,如果可以,他現在就想把南京的禁衛軍投送到北美去,然後徹底蕩平了墨西哥的西班牙人。可現在他並不能,這個世界沒有神仙,所以他做不到‘幹坤大挪移’。但他決定立刻籌調一支援軍,這做法既能表達他的強硬,也能給北美的遠征軍和移民們信心。所以他不想再多費精力在南洋問題上了。
“統計一下崇明島上的派遣軍有多少人了?只要是合格的,把他們全部送去。”
“禁衛軍中再選出一個團來。”
“後勤部要在最短的時間裡調集到足夠多的運輸船。”
滿朝文武這幾日裡都屏氣凝神,所有人都知道皇帝發怒了,他們在為遠征軍的高層們嘆息和陳亮感慨的同時,也在略有些擔憂著北美的局勢。畢竟遠征軍的人數太少了一些。
當然,這種略顯的有些恐慌的態度更多還是因為陳鳴而引起的,誰讓他表現的不淡定呢。而陳鳴之所以表現的怎麼不淡定,則還是因為局勢超出了他的掌控。
好在惱怒了幾天之後,陳鳴漸漸穩定下了心神,火箭彈的威力是很大,但也不見得就能幫助西班牙人擊敗遠征軍的主力,打仗怎麼會沒有付出和代價呢。
中國的資本這麼雄厚,就是現在的整個北美西海岸移民區都完蛋,他也有力量重新再開始。
而同時的,這一訊息也從陳漢的高層傳到了中層,報紙上報道了這一訊息,包括科羅拉多河的敗績。過不幾日,一批從北美回來的船隻就會抵達,人多口雜,訊息顯然瞞不住的麼。那就索性先公開。
只是把遠征軍在科羅拉多河的敗績說成戰略轉移,這就行了。
畢竟從傷亡數字上說,遠征軍在戰爭所付出的代價比之西班牙人西路軍的慘敗,可小的太多了。就算是作戰失利的河口之戰,三千遠征軍折損了大概三分之一,可他們卻換來了四五倍敵人的傷亡,只要把事兒模煳模煳,又有多少人手中能拿到北美的地圖,然後指著河口之戰的位置告訴大家說這一戰的意義是多麼多麼的重要呢?
北美戰局的突然開始,迅速贏得了所有人注視的目光,就連南洋戰爭開始,南洋水師輕易的奪取了巴達維亞城的事情,都沒有‘北美’這兩個字更有吸引力。
發生在身邊的一場戰爭被萬里之外的一場戰爭給奪去了風頭,這從一個側面說明了中國人如今心態的變化。數字不清的中國人早在內心中就將南洋視為自家的地盤了,而且在無數的中國人心目中,朝廷在南洋布置駐紮的水陸軍,蕩平爪窪和蘇門答臘兩島,根本就是不費吹灰之力。
兩場戰爭雖然一遠一近,但是遠的頗有懸疑,近的卻是勝券在握,這吸引力自然是遠的強近的弱了。
……
一艘打著英國人旗幟的船隻靠上了巴生港的碼頭,這是雪蘭莪蘇丹國內最大的一個港口城市,但是在五年前這裡還是一個不起眼的小漁村,就是近來幾年,鵝麥河與巴生河交匯處吉隆坡附近的巴生谷錫礦被大規模發開,中國人來到了這裡,雪蘭莪地區必須擁有一個就近的出海港口,巴生港才應運而生。
綿綿不絕的錫塊被內河船隻順著巴生河運到巴生港,然後在這裡被裝上海船;同時這些海船也帶來了雪蘭莪地區土著所需要的廉價生活用品,以麻布、細布為例,被中國商船運過來的貨物至少比當地土著自己生產的土布價格低廉上一半。而且輕薄透氣,更適合當地的氣候。
再加上別的各類生活器具,衣食住行,奢侈珍玩,應有盡有。很快的,中國與雪蘭莪之間的殖民經濟就建立起來了,在這個期間,大批的華人來到了雪蘭莪,一部分雪蘭莪土著貴族也被拉入了利益鏈。
伴隨著中國正式將馬來亞納入麾下的過程中,華人在馬來亞的經濟優勢也在迅速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