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小說並沒有一般科幻小說的那種情節堆砌的現象,而著重研究探索主人公內心世界的良知。西弗堡不只一次承認,他這本小說是受康拉德的《黑暗的心》影響很深的,西弗堡在探索人與外星智慧生物接觸時所產生的心理活動,簡直同康拉德在《黑暗的心》所描寫歐洲人在非洲的遭遇,有異曲同工之妙。
主人公愛德蒙·根特松曾是一個被派到貝扎戈爾星的高階殖民官,在離職八年之後,他重返這外星,這時貝扎戈爾星已經不再是殖民地,地球帝國已結束了帝國主義的漫長時期,將佔領的外星交還給外星的智慧生物。這就跟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世界各殖民地紛紛獨立一樣。貝扎戈爾星的原居民是象人和猩人,象人的樣子像一隻大象,猩人則像狒狒,這兩種智慧生物有著極密切的關係。貝扎戈爾星氣候溫暖,沒有工業,外星人過的是田園生活。根特松這次重返外星,是帶著一種負罪的內咎心情的,他曾將象人當作奴隸一樣奴役,他希望能贖罪。有一件事使他最感遺憾,那是由於一次水壩崩潰的意外發生時,他曾強迫七個象人勞動,不准他們到霧國去參與再生的宗教儀式,象人由於一種神秘的動力必須進行這種再生的,他們無法剋制這種衝動,要是他們錯過了這機會,就不知何時何日再次受到召喚了。根特松將象人強徵來勞役,威脅若是他們不為他工作就殺死他們,其中有一個象人只講了句對他感到可憐,根特松就用聚核槍將他灼傷。根特松現在感到十分後悔,希望能贖罪補過。
根特松所犯下的罪,比起歐洲殖民主義者在非洲犯下的罪行,實在算不了什麼,但他同所有殖民者一樣,有著一種根深蒂固的優越感和狂妄自大,他根本不能平等對待象人,而把他們當作野獸。他那種贖罪感也不過是從一種求得自己心安的觀點出發,並非真正平等對待其他智慧生物,始終是以一種優越感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