擄走了,就是想追,在這個惡劣的天氣裡也來不及了。
如果想報復,什麼時候都能南下報復。
反而失去分寸,遼東不能平定,南下還因三軍疲憊,易被宋軍所趁,那麼再加上燕雲一半成了荒無人煙地帶,遼國可能會馬上崩裂。蕭燕燕這才冷靜下來,將怒火發洩到女真人身上。
遼國帶著悲憤之氣,即便石普也不行了,雖然兇悍的女真人表現很出色,屢屢重創遼軍,但在遼國兇猛反擊下,節節敗退。東京還沒有佔領,就撤向了瀋州。再多瀋州不斷地激烈戰鬥,又敗向了銀州,遼國派兵馬插到銀州狙擊。烏玄明不得不於銀州進行了一場大會戰。
一戰大敗,死傷達到兩萬餘人,然而遼國損失更重,烏玄明狼狽地逃向黃龍府。遼國又從金山派出軍隊,在黃龍府攔戴。烏玄明再敗,燕頗此役也被擊斃。
烏玄明再逃向兀惹城。
蕭燕燕親自率領大軍,撲向兀惹城。又是數番血戰,在遼國不計成本的攻擊下,烏玄明不能敵,又逃向混同江下游地區。耶律休哥怒憤之下,一路窮追不捨。烏玄明被逼無奈,隨石普逃上了海船,正好春天來臨,順著風從海路逃向宋朝。孫全照那邊也很慘,幸好逃得快,否則在殺紅了眼的遼軍追擊下,他們連船都來不及登上去。僥倖及時地逃出生天。
渤海國滅亡。
然而因為遼國這一戰十分兇殘,導致女真各部在後面數年內時常叛亂,進一步削弱著遼國的實力。
不過遼東從自不再形成致命性的危害。
但自此以後,遼國再也不是以前的遼國。
因此趙匡義接頻頻傳來的捷報,又接到遼國主力軍隊撲向遼東深處,數戰損失慘重的訊息,又改變主意,派人用快腳遞詢問宋九,這是一個大好良機啊。能否將燕雲收回來?
實際趙匡義心中頗是後悔,若是計劃改一改多好啊,那麼至少幽州與薊州就拿下來了。現在幽州燒成一片殘垣斷壁,天氣又冷,非是重修城砦的好時機,就不易佔領了。
宋九也在與李繼隆推算,若是當初佔領幽州會發生什麼?
兩人一致同意一個觀點,將幽州催毀,遼軍正好在遼東,來不及返回。但想佔領幽州城就是兩樣了,幽州是遼國第一繁榮城市,最大的經濟中心,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糧食基地,商業基地。那麼蕭燕燕就必然不顧一切,搬兵回來。那時候飛狐關還沒有拿下,河東兵力不能及時援救,很可能會守住,很可能在城中百姓呼應下,裡應外合,那麼宋軍可能就會慘敗了。
然而兩人也有分岐。
那就是宋九一直將李繼隆壓住,不讓他出兵雲州。如果再敗耶律斜軫,整個遼國危機就更重了。那麼這場南來風颳得才有意義。
宋九問了李繼隆兩個問題,也是在回覆趙匡義奏摺上說的兩個問題。
第一個國庫與內庫還剩下多少錢帛?若無這次幽州收穫,朝廷還有沒有賞賜撫卹的經費?
打空了。
第二個四川那邊提前進入**,均貧富如何解決?(未完待續。。)
第四百六十九章 均貧富(下)
李繼隆看著茫茫群山崇嶺。
春天到來了,雖然代北春天來得有些晚,然而空氣裡夾雜著東方的潮意,大地也漸漸復甦,江河融化,凜水潺潺,又有一層若無若有的碧意籠上原野,鋪向天涯。
李繼隆眼中閃過不甘。
某些方面他還是同意宋九的辦法,也就是淺攻,利用邊境優勢,能攻則攻,不能攻則迅速返回。能勝,但敗的可能性很小。實際這次計劃還是淺攻戰術,但是最激進的淺攻戰術。一戰即退。
用以來消耗敵人的財力物力。
有用了,將敵人近十座雄城一一催毀,山後與山前一半百姓擄到宋朝,但這種戰術見效慢,而且傷人又傷己。若非這場風,相信遼國那麼雖痛,宋朝也不會好受。
因此他有一個想法,春天來了,利於宋軍作戰,前方又得到準確的情報,遼國陷在遼東深處那個什麼混同江而不撥,那麼就可以派出一支騎兵,直奔成為廢墟的幽州。然後過燕山,直抵遼國中京!上京的啥太遠,變數大,就不提了,可是中京卻是可以的。那意義會更大。
而且宋軍躡其後,遼軍必分心,說不定還能救這個渤海國。
可是……
錢沒了好辦,大家擠一擠吧,最少比漢武大帝那種窮兵黜武式的用兵要好上一份。這一點打過後,退回來防禦,用費便會減少,而且不久夏稅就上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