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德國人主動提出這個要求。”談仁皓已經想好了,反正與德國艦隊合作會很不愉快,那還不如讓德國人自己滾蛋。
姜仲民沉思了起來,他的想法與談仁皓一樣,德國人已經給他惹過一次麻煩了,他對德國的反感比談仁皓還要強烈。
“不如,我們讓德國艦隊打前鋒吧。”
“他們會願意?”談仁皓皺了下眉毛。
“不知道,如果我們表現得太露骨的話,恐怕德國人就會知道我們的意圖,到時候就更難辦了,這事很棘手。”
“確實不好處理。”談仁皓遲疑了一下,“那麼,我們現在就什麼都不做,繼續挑德國人地毛病,把事情先拖下來,看誰的耐心好,如果德國人忍不住的話,那麼他們就會主動提出單幹了。”
兩人暫時做出了這個決定,可想而知,接下來地談判會是個什麼樣子。德國海軍提出了好幾套作戰方案,可談仁皓與姜仲民都是策劃艦隊作戰的高手,要在德國海軍的作戰計劃中挑出點問題來,那還不是小事一樁?
談判就這麼拖了下來,這還只是當時德國與唐帝國衝突中的一個小矛盾而已。只是兩個國家利益衝突的縮影而已。
站在旁觀者的立場來看,唐帝國與德國分道揚鑣是遲早的事情,因為兩國的根本利益是不一樣的,甚至是矛盾的。德國一直希望統一歐洲,將整個歐洲變成世界上地另外一個強國,一個可以與唐帝國平起平坐,甚至比唐帝國更強大的國家。而對唐帝國來說,維持世界霸權是其根本的國家利益。
談判就好像是兩個人在討價還價,演變到後來,談判幾乎就成了走過場的事情。到了二月十八日,帝國海軍派來的一支登陸艦隊,以及運載著大量武器裝備,彈藥物資的運輸船隊先後抵達了阿爾及爾港與直布羅陀要塞。談仁皓與姜仲民仍然沒有在談判上做出讓步,堅決反對殺入英吉利海峽,因為那裡太過於接近英國本土,很容易遭到英國空軍的打擊。而兩人提出首先在愛爾蘭島登陸,建立了前進基地之後,再攻打英國本土。顯然,這根本就不符合德國的利益,德國人自然也不會做出讓步。
在談判進行的時候,帝國陸軍的遠征軍也正在積極行動,三個陸軍步兵師首先在直布羅陀要塞上船,接著兩個北非遠征軍的步兵師在阿爾及爾港上船,第一批五個陸軍師的兵力集結完畢。同時,帝國的外交人員也正在巴西與英國外交人員進行秘密談判,談仁皓並不知道談判內容,反正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帝國在努力爭取英國投降,按照帝國的方式投降,並且讓英國放棄本土防禦,這樣,帝國遠征軍才能夠安全到達英國本土。
二月二十二日,談仁皓接到訊息,由兩艘“俾斯麥”級戰列艦,數艘巡洋艦,以及十幾艘驅逐艦組成的德國本土艦隊離開了基爾港,準備前出北海。當天,德國“遠東艦隊”司令官舍爾也再次提出艦隊儘快北上,談仁皓直接就拒絕了,而他的理由是,帝國海軍的艦隊沒有做好出發準備。兩天後,一條新的訊息送來。這下,談仁皓與姜仲民都知道,德國人的底線已經到了,要不了多久,德國人就會做出決定,因為德國海軍的本土艦隊在斯卡格拉克海峽外遭到了英國本土艦隊的攔截,德國海軍損失慘重!
第二十二卷 勝利航線 第三十六節 最後的輝蝗
“斯卡格拉克海戰”是在夜間進行的。英國海軍本土艦隊在離開了布萊克本之後,德國的情報部門就一直在努力尋找該艦隊的行蹤。當時普遍認為英國本土艦隊將南下攔截同盟國聯合艦隊,可實際上,幾乎所有有點眼光的人都知道,英國本土艦隊不會離開英國本土附近海域,就算要南下與聯合艦隊決戰,也首先要擊敗德國本土艦隊,確保北海與英吉利海峽的制海權,而不是被德國人趁機奪取制海權,攻入英國本土。
雷德爾元帥也不相信英國本土艦隊會南下,他一直壓著沒有讓德國本土艦隊離開基爾港,可隨著丹吉爾會盟的談判陷入僵局,德國統帥部也急了起來。攻打英國本土的計劃已經制訂了一年多了,準備工作也進行了一年多。德國甚至調整了三軍軍費的分配比例,除了空軍仍然保持了高額軍費之外,陸軍的軍費被嚴重削弱,海軍的軍費首次得到了大幅度的增長,在27年,德國海軍的重點任務不是建造大型戰艦,而是建造登陸艦與運輸船。雷德爾也在27年中期的時候提出了新的作戰計劃,利用本土艦隊,以及返回本土的“遠東艦隊”擊敗英國海軍,奪取制海權,然後渡過英吉利海峽,打上英國本土。該計劃被德國統帥部採納,並且交由德國海軍全權負責。
“遠東艦隊”被拖在了丹吉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