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進攻澳洲之前,就會有具體的安排了。”
雷少卿並沒有繼續“為難”顏國忠,從顏國忠的態度上看得出來,他對海軍司令部安排戰區艦隊司令官的事情還是有一些不滿的,主要就是戰區艦隊司令官的職權範圍根本就沒有明確下來,而這在指揮環節上可能造成的問題將會相當嚴重。如果到時候因為這個職權範圍不明確的話,雷少卿與前線的特混艦隊司令官之間產生矛盾,或者是對戰役的理解有分歧的話,就將直接威脅到戰役的進展。而作為戰區司令官,顏國忠絕不希望看到這樣的事情發生,所以就算雷少卿不主動提出這個問題,顏國忠也會設法從甘永興那裡得到明確的答覆,把戰區艦隊司令官的職權範圍確定下來,理順指揮體系上的上下關係。
兩人沒有在這個問題上深究,再討論了一下這次欺騙行動的具體安排之後,雷少卿就主動告辭了。艦隊分到的任務並不輕,各個環節的安排也很緊湊,他還得回去把相關的事情都部署好,並且在李文龍回來後,把具體的行動安排下去呢。
第十六卷 狂濤襲岸 第九節 權責
為達到欺騙美軍,讓美軍把兵力集中在布里斯班的目的,相關的戰術性欺騙行動很快就展開了,而首先行動起來的就是部署在西南太平洋戰場上的戰略打擊部隊。
從新喀里多尼亞島到布里斯班的直線距離大概是1400公里,這正好在“狼鳩”式重型轟炸機的最大打擊半徑之內。而當時,在新喀里多尼亞島與澳洲之間還有幾座小島礁,只是這些島礁的面積都很小,無法建立機場,所以作戰飛機只能部署在新喀里多尼亞島,而戰術飛機是無法飛到布里斯班去執行轟炸任務的。
為了給這些重型轟炸機提供護航力量,由李文龍指揮的戰區艦隊機動到了塔斯曼海北部海域,在距離布里斯班港大概350海里處進行機動巡邏。此時,兩艘小型航母上搭載的全是“金鷹”式戰鬥機,而每天上午跟下午,兩艘航母上的戰鬥機將輪番出動一次(實際上,是每艘航母各出動一半的戰鬥機),為轟炸機群提供護航掩護,而另外的一批戰鬥機則執行艦隊防空任務,避免遭到美軍轟炸機的突然打擊。另外,當時戰區艦隊巡邏的海域距離距離新喀里多尼亞大概有500海里左右,因此可以及時地獲得補充的戰鬥機,同時還可以安排艦隊裡的水上飛機,以及在附近活動的潛艇去營救外海迫降的飛行員。這也變相的增強了戰區艦隊的作戰能力。
在沒有辦法用岸基戰鬥機為轟炸機護航的情況下,出動艦載戰鬥機為轟炸機群護航是唯一的辦法。而戰區艦隊裡的兩艘小型航母的作用是非常明顯的。這也正是小型航母最重要的用途之一。在大部分情況下,小型航母並不適合參加激烈的、高強度的艦隊決戰,但是其持續作戰能力、速度,以及搭載的作戰飛機數量都比更多小的護航航母好,可以承擔更為繁重的支援任務。也正是從這個時候開始,帝國海軍的小型航母逐漸退出了一線戰場,逐步轉移到威脅不是很高的海域活動主要承擔的就是戰役與戰術支援任務。而為轟炸機群提供護航戰鬥機。這也算得上是戰役支援任務吧。
得到了戰鬥機掩護的轟炸機的生存能力是非常高的,這一點,在之前的戰鬥中得到了充分的證實。帝國海軍也做了一個廣泛的調查。甚至參考了歐洲戰場那邊的轟炸行動。而最後得出的結論是:如果護航戰鬥機的數量能夠達到轟炸機數量的兩成以上的話,那麼轟炸機的損失率將明顯降低。也就是說,45架“金鷹”可以為220架左右的重型轟炸機提供掩護。而有護航戰鬥機掩護的轟炸機的損失率只有沒有掩護的轟炸機的損失率的三分之一左右。而這個收益比是相當高的。因此,在實戰中,帝國海軍將為轟炸機提供護航戰鬥機寫進了戰鬥守則裡面,只要有足夠的基礎條件,就必須得為轟炸機群提供足夠的護航戰鬥機!
轟炸行動從四月一日開始。這已經過了最初預計在三月底開始的登陸澳洲的時間。當時海軍司令部已經修改了登陸澳洲的戰役時間安排,主要原因不是顏國忠的準備不充分,而是當時美國海軍已經恢復了實力新的挑戰已經出現,所以適當的延遲了登陸澳洲的作戰行動。等到局勢更加明朗之後再確定具體的時間安排。
轟炸的前三天,轟炸機的損失率一直偏高。在第一天的兩輪轟炸中,出動了450架次,損失了21架轟炸機(只是被擊落的,不包含在返回後報廢的),第二天出動了438架次,損失了22架,第三天出動了442架次,損失了19架。相對而言,這個損失比是相當高的,特別是在西南太平洋戰場上,超過4%的戰鬥損失率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