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少優聞言,脫口問道:&ldo;莊麟從西北大營啟程時,麾下兵馬共有三萬,怎麼短短兩個月內只剩下一萬了?&rdo;說到這裡,傳訊兵就十分來氣,立刻絮絮叨叨的罵了開來。原來永乾帝下旨命五萬大軍深入草原。其中莊麟領麾下兵馬三萬。沈作興、徐懷義兩位將軍各領兵馬一萬,分三路並進直入北匈奴王庭。然則與往日不同,此番攻入草原,大褚明面上打的是幫助大王子克魯平定內亂的旗號。因此每每征服一個部落後,自然都要派兵留守,以示襄助之意。如此打到半路,莊麟麾下兵馬只剩下兩萬有餘。原本這些兵馬也儘夠,然而前頭說過的那位監軍祝繇自大軍深入草原後,就不停的亂出主意。莊麟懶得理會他,他竟然把主意打到了克魯身上。不停遊說克魯按照他的意願行動。克魯身為北匈奴大王子,原本並不甘心受大褚要挾。但此前勢力薄弱,自然也沒有說話的分量。可是自從大軍挺進北匈奴後,莊麟為了大褚名聲著想,並不曾對各個部落的人一味燒殺搶掠,而是以安撫勸降為主。且克魯身為匈奴大王子,本就是匈奴單于的第一繼承人,號召力也十分不錯。因此兩個月間,多有匈奴壯力願意跟隨克魯的。如此一來,克魯手上也有了一支將近三千人的兵馬。如今被祝繇這麼一攛掇,本就不太馴服的克魯自然想順水推舟的脫離莊麟的掌控。且按照祝繇的想法,是想讓大軍一路摧枯拉朽不管不顧,直接打到匈奴王庭。讓整個匈奴的子民都知曉克魯已經歸來,並且讓所有部落派人前往匈奴王庭拜見新單于,同時讓克魯寫下歸順大褚的國書。如此名分確定,也對朝廷對永乾帝都有個交代。簡而言之,就是想盡快邀名。而這個想法自然得到了克魯的萬般肯定。不過很顯然,克魯的心思絕對不會和祝繇一般。他其實也是有著自己的小盤算的。克魯知道莊麟目下穩紮穩打,每到一個部落都要詳盡瞭解這個部落的人口,財富,勢力駐紮,地理位置,周邊環境等等,是為了將來能更好的掌控匈奴。可是克魯身為匈奴的大王子,又豈能眼睜睜看著莊麟這麼一點點的蠶食草原。相比之下,克魯寧可同意祝繇的建議,雖然要他親寫國書以示臣服的舉動也有些丟人,但匈奴之前也不是沒幹過這種事情。反正所謂歸順國書不過是一紙空文,等到有實力了想要撕毀還不是一念之間的事情。總好過看著自己的勢力在旁人的努力蠶食下瓦解冰消。自己只能當個花瓶吉祥物的好。於是克魯自然死命的支援祝繇的想法。莊麟每不虞,克魯便拿著祝繇做幌子,只說自己並不是違抗大褚的意思,而是覺得祝繇的想法更有利,且祝繇又是監軍,也不會做出對大褚不利的決定……而祝繇這個白痴更是在一旁煽風點火,又有一干匈奴將士不停尋釁滋事以求脫離莊麟的掌控。最終莊麟不想矛盾擴大,只得同意分兵兩路,一路人馬繼續穩紮穩打蠶食各個部落,另一隊人馬則帶著克魯等人直入匈奴王庭。然後,這訊息不知怎麼就被忽而扎知道了。忽而扎則立刻帶領兵馬調轉回頭,一路潛行將莊麟等人圍困在狼居胥山上。下面的事情不用傳訊兵說,君少優等人都明白了。林惠恨恨的錘了一下案几,冷冷罵道:&ldo;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東西。&rdo;君少優乾脆沒了廢話,直接抱拳,向林惠說道:&ldo;啟稟大將軍,某願帶兵趕赴草原,救援莊將軍。&rdo;林惠心下一沉,脫口斥道:&ldo;胡鬧,你一個文官,肩不能挑手不能扛,如何能帶著將士們深入草原。&rdo;沒等君少優還口,林惠又道:&ldo;我會親自帶領四萬兵馬直奔狼居胥山,定會將麟兒安然無恙的帶回來。你且安心在營中待著便是。&rdo;君少優挑眉,直接說道:&ldo;忽而扎生性狠戾,詭計多端,他手下的匈奴騎兵更是驍勇彪悍,不畏生死。大將軍此去救援,可有萬全的把握將莊麟安然無恙帶回來?&rdo;林惠被噎的說不出話來。那忽而扎純粹就是個瘋子,行軍打仗從不憚於傷敵八百自損一千。若他執意要與大褚拼個兩敗俱傷,林惠也不敢說自己有萬全的把握救援莊麟。可是林惠又不放心將此事交給旁人。只因莊麟不但是林惠的外甥,還是大褚朝的大皇子。宸妃並鎮國將軍府幾乎將所有的籌碼都壓在了莊麟身上。倘或莊麟真的出事,對鎮國將軍府一脈的打擊最大。所以林惠哪怕拼儘自己的性命,也要把莊麟救回來。此番考量之下,林惠自然不會讓君少優胡亂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