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白白餵了豺狼虎豹。”說完還送些野果給神童路上吃。神童心想老人的話是對的,就千恩萬謝地辭別了老人。
沒走多遠,猛一下醒悟過來,“我跑遍全山連個人影也沒見過,那老漢分明就是仙人。”他回頭就追,追上老人後就雙膝跪地,苦苦哀求老人給指引一條成仙得道之路。老人說::“我哪裡是什麼神仙。實有相瞞,我前半生被名利二字害得家破人亡,這才看破紅塵,隱匿在此。”神童半信半疑,但見老漢風度不凡,氣宇若仙,決心拜老人為師,苦苦哀求不止。
誰知等他抬頭再看時,這老人卻變成了一塊高大魁偉的“仙人指路”石。神童又在石頭前百拜千叩,忽然石頭人肚裡發出聲音:“踏遍黃山沒見仙,只怪名利藏心間,勸君改走勤奮路,包你餘生賽神仙。”神童最終還是聽信了仙人的話,後半生不但成家立業,而且日子過得很火紅。難怪清人曹來複以詩記之:“世事多乖錯,投足皆模糊。
請君(仙人指路石)出山去,到處指迷途。”在入勝亭北行一公里的石板橋仰視,仙人指路的形狀又變成了喜鵲。旁有一棵青松,狀古梅,松石相配成景,人稱“喜鵲登梅”。今人有詩曰:“摩崖千尺亂雲堆,古杆蒼松破石載,喜鵲昂頭迎過客,聲聲唱得老梅開。”
仙人翻桌的傳說:從白鵝嶺向右遠眺,有峰如柱,峰頂有石如桌,四腿向上,似有意翻倒,故名“仙人翻桌”。相傳古時,黃山是一片汪洋大海,有黃、黑、白、青、赤五條龍,分別住在黃山的前海,後海、東海、後海、西海、和天海,號稱“五海龍王”。
一天,黃山東海龍王做壽,前海、後海、東第、後海、西海和天海的龍王、龍妃帶著龍子、龍女、龍孫、一起到東海龍宮為東海龍王祝壽。一時間,東海龍宮裡雲騰霧湧,仙樂盈空,香菸繚繞,熱鬧非幾隆重的祝壽儀式完畢後,一百多桌的御宴開始。御酒佳釀、珍餚美味,應有盡有。酒宴從午時三刻,一直延續到天黑。
龍王們仍不肯散席,還在狂飲。後海和西海的兩位龍王,黑龍和青龍,喝得酩酊大醉。醉後失態,青龍忽地跳到桌子上,用起一腳,碗碟橫飛,黑龍也不示弱,甩起一腳,乾脆把一張八仙桌踢到了高空,比天都峰還高出四十八丈。八仙點在空中翻了幾個筋斗,打了幾個轉轉,仍舊落在原來的地方,只是翻了人身,四隻桌腳朝天。
這一來,把賓客們嚇得魂不附體,紛紛走散。有詩詠其事曰:“四海游龍聚一堂,為王慶壽喜飛觴。沉歡喝得酩酊醉,心血來潮鬧一場。”這東海龍王做壽,龍王們酒醉鬧事,不知已經過了幾萬載,可是當時被黑龍踢翻的桌子,至今依然四腳朝天,它為黃山東海風景區增添了一處天然名勝。
蓬萊三島的傳說:相傳,唐代玄宗愛妃楊玉環縊死於馬克坡後,一縷芳魂即游到此處,島上金童玉女,仙子神姑,將她迎宮“玉妃太真院”。不久,奉玄宗之命,四處尋覓貴妃陰魂的道士亦風塵僕僕地趕到,並受貴妃之託請玄宗早日來此聚會。玄宗得知楊貴妃的行蹤後,很快一命歸天,魂魄來到這“蓬萊三島”。同貴妃相見如故。從此,兩人又在此過上恩愛的夫妻生活,終於實現了,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的美好願望。今人有詩云:“傳說神奇信有無,太真曾此作仙居。唐皇遺使蓬萊境,鈿盆情深盛淚珠。”
對於李強的博覽見聞,鍾文秀是一點也不奇怪,有神龍那麼大的一個怪物在那裡,還會有什麼事情是李強不知道的,鍾文秀也很清楚,李強帶她來這裡,完全只是為了陪她散心,因為如果李強想要到什麼地方去玩,根本就不用出門也可以真實的感受到,心裡面也很開心,笑著問道:“黃山我們也玩得差不多了,現在去哪裡?
李強想了想搖頭嘆息道:“華夏大地之上,風景迷人的地方多不勝數,我也不知道到底該去哪裡玩,畢竟如果好的東西太多,也會有些挑選上的茫然,因為整個華夏我還真找不出有什麼地方是我沒有去過的吧!既然這一次是帶你出來玩的,不如我們就去你最喜歡的地方吧!如果可以的話,我們以後就直接在那裡定居了吧!”
鍾文秀聽完馬上就激動的笑道:“我們去大草原嗎?”
李強點點頭,回望五嶽名山之黃山,李強嘆道:“如果我們都是普通人那就好了,至少不用每天去做那麼多的事情,將自己的時間全部都奉獻給了事業,外面的人看起來,覺得我現在是風光無限的樣子,但是我想只有我們周圍的人才清楚,人在高位不得其身啊!外表看起來的風光可是用太多的無奈換取來的啊!”
鍾文秀也明白這些年李強的確是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