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凡軍抱回來一罈不知在哪個社員家裡買來的自釀黃酒。幾個人圍坐著痛痛快快吃喝了一場。連孟凡英王曉燕都喝得暈暈乎乎,林海只記得一件事,那隻甲魚他只吃了兩塊就沒有了。
不光林海他們這樣,這兩天光明大隊幾乎家家如此。不少人喝得大醉,沒醉酒的人,心也醉了。
第二天一早,王士安帶著公社的幾個人就來到了光明大隊。他把林海叫到一邊道:“昨天忙到半夜,糧食產量都核對完了。結果一彙報給了宋書記和莊書記。還有幾個悄悄搞了勞動競賽的生產隊,據說糧食也增產不少,公社已經安排人去了解了。今天地區和縣裡都要來人,縣裡是莊書記親自來。另外所有的大隊都找到公社要求開展兩社一大活動。農時不等人,公社黨委已經統一了意見,決定趁秋播之時,立即在全公社開展兩社一大活動。等莊書記來了我們就向他彙報。這方面我也想聽聽你的意見。”
林海道:“利國利民的事當然幹。光明大隊有現成的辦法和經驗,再抓緊加以完善,應該很快就能推廣。但這裡面有一個問題,就是要防止只高勞動競賽,而忽視了精神文明建設,使兩社一大活動走了樣。在現在這種政治形勢下,這等於是自我毀滅。所以我建議公社舉辦一個培訓班,把生產隊長以上的幹部都集中起來,對他們從思想認識上、內容和具體方法上、包括幹部工作作風上進行全面培訓,把兩社一大活動紮紮實實的開展好。”
王士安道:“林海,你這個建議很重要,到時候這個培訓班就由你來負責講課,公社領導也全都參加當學生。你看怎麼樣?”
林海道:“感謝王書記的信任,我一定做好這項工作。”
王士安道:“感謝我不敢當。倒是我要謝謝你才是。”這話的含義就多了。
地區和縣裡一共來了三臺小車和一臺大車,近三十個人。地區來的是宣傳部潘副部長、農業局葛局長等七人。縣裡是莊永華帶隊,來的都是縣領導和各有關局辦的負責人。
來人首先在大隊會議室裡聽取了小河公社和光明大隊的彙報。王士安很知趣的僅寥寥幾句彙報了公社對光明大隊糧食產量的複合結果,和另外幾個生產隊實行勞動競賽的情況,而把大部的時間留給了何本志。
早上商議時,何本志本來提出讓林海代表光明大隊進行彙報。可林海道:“你不出面彙報,黨組織的領導作用和班子的集體智慧如何體現?在政治上沒有說服力。”
王士安也同意林海的說法。他叫何本志放開了說,至於要不要林海再來補充,由上級定。
何本志發言時,林海發現者傢伙大半年嘴皮子真是進步多了。彙報起來層次重點清楚,原來的政治口號照舊,新名詞也一串串的。有進一步的發展的潛質。
除了莊永華和潘副部長以外,其他聽彙報的人更多的是留意結果和資料。至於兩社一大活動開展的過程倒沒去關注了。
第三十章 虛歲和週歲
在聽取彙報時,莊永華沒有點林海出面。雖然他也是會議主持人之一,在他的地盤上叫誰發言還是有權力的。何時讓林海向小河公社以外的人們曝光,他要聽宋漢傑的。
因此當聽完彙報進行實地考察時,林海一直落在了後面,要不是為了讓潘副部長結合實際多增加一些感性認識,林海此時就回屋構思培訓班講課的事去了。
潘副部長是奉宋漢傑之命而來的,宋漢傑要他和地委辦公室的秘書科長,在七天之內把光明大隊開展兩社一大活動經驗和成果總結出來,完成以後向地委全委會彙報。雖然潘副部長先前已經和林海有過幾次深入交流,對兩社一大活動已有了一定程度的理論認識。但在光明大隊的兩社一大活動竟然取得了如此大的突破,則令潘副部長對即將要寫的這份總結的分量有了新的認識,不由左掂右思,領著秘書科那個夏科長半步不離林海。
地區農業局的葛局長是一個身材矮胖、性格活躍的半老頭。一路上一會掀開社員家的糧缸,一會又鑽進生產隊倉庫,一會有指揮著人去土壤樣本。看到文化室裡王曉燕正帶著年輕人們排節目,覺得這姑娘特別,上前一問竟是熟人之女,立時非得要上去客串那三句半的最後半句不可。詼諧滑稽之態讓令人唆笑不已。
葛局長對開他玩笑的莊永華道:“小莊,你別笑!這幾年糧食產量上不去,農業局長就是一個受氣的媳婦,領導的出氣筒。你問問你們縣裡陳局長是不是這麼回事?現在我老葛見到媳婦熬成婆的希望了,我能不高興嗎?我得在這裡陪小潘住上幾天,好好感受一下。”
莊永華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