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62部分

豆自己都覺得奇怪,來到這後,他的精神頭就比以前好多了,儘管在這裡,會挨小劉老師的損,會遭到村民們的不待見,待遇比諸大王村的時候,可說是一個在天一個在地,但是阿豆卻覺得,自己已經喜歡上了這個地方。

總是在不知不覺間,阿豆會把自己家鄉那邊的情形,和小劉老師所在這個劉家村相比較,不是比較區別,而是在嘗試著找到兩者間的共同點。

事實上,這劉家村只有地理位置確實和阿豆家的大王村差不多,兩個村子都是處於一個相對平坦的山谷地帶,也都是在周邊的山溝夾縫中生存,它們對於周圍的村寨來說,因為擁有了地理上的相對優勢,所以,才使得這兩個村子都是屬於生活水平比當地稍好一些的主。

就目前來看,是劉家村對於周邊村寨的差距,要比大王村來得明顯。

第一個原因很簡單,因為劉家村周邊的村子,基本都是建立在山頂上了,由於這裡屬於內陸性氣候,直接導致,山上的人們整年的不是種土豆就是種番薯,也就難怪他們會出產那麼多的番薯棗子了,至於水稻之類的農作物,卻是想都不敢想了。

水稻水稻,顧名思義就是需要大量的水,以這裡的氣候條件,降水量根本就無法滿足水稻的基本生存環境。不象大王村周邊的村寨,雖說沒有大王村這種大面積的平坦地勢,卻也勉強算是建立在山谷地之間,很自然的,也就擁有了各自的水稻田。

再有一點就是,在大王村那一帶,擁有著密密麻麻的天然竹林,一年四季裡,竹林的產出簡直可以用驚人來形容,春季時有春筍,夏季秋季不但有扁筍,還可以人工種植雷筍,至於冬季,則是竹林最多產出的時節,因為這個時候,竹林裡會產出筍裡最貴的冬筍。這樣的竹子經濟,亦是小劉老師的家鄉無法比擬的,

最後,還是大王村一帶離附近的鎮子距離比較近,附近最遠的村子,也只要坐車半天就到了山外,不象劉家村這邊,山裡面的人想出來,就只有走路了。

其中路最不好走的一個村寨,甚至於要走上一天多的時間,才能到達離它最近的鎮子。這樣的村寨,除了窮還是窮,理所當然的,它們和劉家村之間的經濟差距也被拉大了。

除了上述的優勢外,大王村那邊還擁有個不可小瞧的天然優勢,江南一帶的山地多屬於丘陵地貌,不但地勢低,山勢起伏間比較柔和,遠不如小劉老師這邊的山,不但一座座高得都能叫人仰望九十度,甚至連山跟山之間的夾縫,亦是屬於銳角那種。

這山是高了,卻也限制了這裡的經濟發展。

阿豆很是鬱悶,因為他找了半天的共同點,最後才發現,換來的竟然是倆個村子間更多的區別以及差距。

這小子一直以為,過去的大王村幾乎算是窮得掉渣,如今來看這劉家村,別說現在的大王村比不上,甚至連幾年以前的大王村都比不上,因為倆村子間的經濟差距,最少在十年以上。

而這,僅僅只是村寨之間的貧富差距。

事實上,隨著中國大陸經濟的愈加快速發展,各地的貧富差距亦在進一步的拉大。在中國,最大的不平衡就是教育的不平衡,越是好的地方好的區域,那裡的學生所能夠接受到的教育也就好,反之則然。

教育的不平衡造成的後果就是富的地方越來越富,窮的地方則越來越窮,由此帶來的,卻是社會的動盪。

人都是向高處發展的,漸漸的,那些落後區域的人才都流向了先進地區,而先進地區則是愈加的看不起落後地區出來的人,這其中,最典型的一個例子就是上海地區。

在大多數中國人眼裡,上海人普遍看不起別的地方人,甚至連首都北京的居民他們都看不起,而上海人所倚仗的,就是他們的經濟比其他地區來得發達。

好笑的是,其他地方的人被上海人看不起,而上海人到了別的地方,基本上也會遭遇到當地居民的白眼,跟上海的經濟發達一樣,上海人的小氣在全國亦是有名的。

阿豆到是對上海人沒什麼意見,不過很明顯的,這裡的人卻對阿豆多少有點意見,在人家看來,阿豆來自浙江,就在上海的邊上待著,估計人品也好不到那裡去。

“不然的話,你幹嘛要住到上海去?”小劉老師振振有詞的說道:“反正你是浙江人,他們是上海人,這一個江一個海的,離得距離又比較近,所以這人品應該差不多,王先生,你說是不是啊?”

起初,阿豆還以為這只是一般人的想法,沒想到居然連小劉老師都是這樣想的,雖然有著玩笑話的意味,不過由此卻可以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