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兵營在拼死拼活的訓練,陳克復也不打算放過這些工匠們。反正就是沒打算讓一個工匠閒著。像投石車、弩箭這種玩意,他乾脆就沒定數量,能做多少就做多少。多做多賞,反正從各城搶來的那些金銀銅錢堆滿了許多個倉庫。
最大的絞chuáng弩,射程高達七百步,射程逾千米。不過這樣的大型弩,得上百人才能操作,太過於複雜。如今軍中還有當初隋大部隊圍攻遼東城時打造出來的近百架,所以陳克復也就沒有要求再造這種恐怖的武器。
反倒是伏遠弩射程三百步(450米),擎張弩射程二百三十步(345
米),角弓弩射程二百步(300米),單弓弩射程百六十步(240米)。
這四種弩中伏遠弩那是大弩,只有最強壯的戰士才能操作的了,當然也可以由兩到三個人共同操作。三百步的射程,絕對處於這個時代的領先水平。
這四種弩也都是單射弩,但是這些弩的射程那都是遠超弓箭的射程的,對於守城做戰,有城牆可守的陳克復來說。拉開距離,在高句麗人接近城牆之前,就最大限制的消滅敵人,這是最好的選擇。不過弩比弓的弱勢在於製造,一來材料太貴,二來弩的製造技術很高,不是人人都會造。最關健的還在於弩的使用壽命不如弓箭,一把弓可以傳幾百年,一把弩甚至堅持不完一場戰爭,就得維修。
高昂的造價,高難度的製作技術,高故障率,這就是限制了最高射程最高殺傷力弩使用的短板。
看著這些投石車、弩箭,陳克復突然想起,好像後世éng古人有一種回回炮十分厲害。而回回炮雖然叫炮,卻也不過是一種投石車。如果能造出這種回回炮來,那麼與高句麗人的戰鬥肯定能增加上不少的勝算。
可是他站在那裡閉目沉思了半天,也沒有在腦海中想到一星半點要如何造回回炮的辦法。他只知道回回炮是投石車,可是這回回炮和眼前的這些投石車有計麼不同,卻一點也想不起來。
想了半天,陳克復一拍腦袋,自己好歹也是穿越過來的啊。既然想不出回回炮,不如造個炮。不過炮更不可能,炮的最大要求是炮管,在大隋朝要造出青銅大炮來似乎不太現實。
一想到炮他突然又想起,炮他是造不出來,可是火藥貌似很簡單的啊。黑火藥這玩意好像現在的道士都會煉了,雖然黑火藥的威力不大,但是如果搗鼓一點出來,在戰鬥的時候,搞幾個大炸藥包什麼的,到時哪怕炸不死幾個高句麗人,這聲勢也能嚇死高句麗人啊。
一想到等高句麗攻城時,他提著幾十斤一個的炸藥包,用投石機投到敵人陣中,那巨大如雷一般的響聲,這絕對要把那些偏居於朝鮮島上的高句麗土包子們給嚇個半死。想著,想著,陳克復也不禁哈哈大笑起來。
陳克復突然放聲大笑,卻一下子讓幾十個陪同的高階將領們全都愣了下,感覺有些莫名其妙。但是卻又隱隱覺得,一定是大帥想到了什麼重要的事情,而且還一定是好事,要不然,不可能這個時候還能笑的這麼高興。
第四更完成,今日更新一萬九千字,吐血求月票求推薦票。票
第210章 震天雷!
“大帥,不知何故發笑!”
陳克復的哈哈大笑,笑的所有人都是一頭霧水,騎兵校尉羅林忍不住發問道。
對著眾人神秘一笑,也沒有再解釋,心情大好的陳克復直接對眾人道“李長史,過去軍中的後勤都是由你管理,你可知軍中有硫磺、硝石二物?”
黑火藥製作簡單,所需材料不過三種,硫磺、硝石、木炭。材料簡單,關健的還是在於三樣東西的配比,只要找到了最佳的配比,那麼這三樣東西一混合,那就成了殺人越貨的必備物品。
三種材料當中,木炭很容易弄,隨便砍點樹燒木炭就行了。關健的還是硫磺和硝石,這兩樣東西一聽名字就不是什麼普通玩意,主要還是屬於那些神神道道的練丹士們經常用到的練丹材料。
眼下居於遼東,陳克復也不敢確定城中就一定會有這兩樣東西。
李節過去一直是軍中的後勤大總管,對於各種物資材料倒也十分熟悉,聽到陳克復突然問起這個,仔細的想了想道“硫磺是易燃之物,軍中火箭等物就要這個材料,現在軍中倉庫中就有很多,不過這個硝石我記得藥材倉庫中也有一些,不過數量不多。”
硫磺這玩意,做火箭,搞火攻的時候,是必備物品,所以此時的遼東城中,有大量的硫磺。不過硝石這玩意卻不多,僅有的一點,也是做為一味藥材而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