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o;太子殿下明察,微臣所做一切都是為了聖上,沒有半點私心!&rdo;張湯突然跪地不起,額頭觸碰著地上冰涼的青磚,一股滲涼油然而生。&ldo;李息這人,向來是以和為貴,頗似公孫丞相。父皇向來喜歡這樣的人。張大人,你說對嗎?&rdo;劉據慢慢俯□子,目光灼灼的盯著張湯已然滲出汗水的脊背,緩緩說道。&ldo;太子殿下是說……&rdo;張湯有些不確定的抬起頭,詫異的直視劉據。&ldo;我聽說李中丞母親謝世之時,父皇親自賜書致哀,讚譽李母德比孟母,想來也是十分看重這位李中丞的吧!&rdo;劉據拍了拍張湯的肩膀,示意他起身坐好。又踱步回桌案後面,慢慢坐下。&ldo;李中丞深受皇恩,卻不思回報。居然犯下滔天罪狀,其罪當誅。&rdo;張湯回身在椅子上面坐好,又深呼吸幾次定了定心神,方才開口說道。&ldo;是嗎?可是孤聽說舉報李中丞的人是他手下的官吏魯謁居,而這位魯大人似乎與張大人的私交甚好。&rdo;在桌案後面正襟危坐的劉據稍顯無聊的攏了攏衣襬,意有所指的說道。&ldo;回稟太子殿下,這個魯謁居雖然和微臣有些私交,但是公事上斷斷不敢‐‐&rdo;&ldo;這個你不必解釋。孤關心的也不是這個。只是李息一案處處蹊蹺。想來以張大人的經驗本事也斷斷不該出此差錯。孤不說,不代表有心之人也不說。&rdo;劉據隨手拿起桌上擺放著的毛筆把玩著。這麼說話可真是累,但願今後這樣的見面少點。&ldo;太子殿下是說……&rdo;張湯覺得自己腦袋有些轉不過彎兒來。太子殿下一舉一動明白不是蓄意找茬。可要是說單純想援救李息,也不太像。&ldo;孤聽說你手下有一個御史中丞叫江充的,似乎分外關注你在李息一案上的一舉一動。&rdo;劉據看了一眼張湯,不動聲色的說道。江充?張湯聞言,眼前閃過一個年輕稚嫩卻精明幹練的一張臉。心下有些瞭然。這位江充似乎不知何時得罪了太子殿下啊!&ldo;張大人行事如何,孤不予置評。不過多少年來張大人也算是對父皇盡職盡忠。若是一念之差獲罪身死便宜了暗中等著落井下石的小人,孤也於心不忍。&rdo;饒了半天,劉據終於把想說的話全部說了出來。面上漫不經心的掃了張湯一眼,發現他正所有所思的沉吟著,心下又寬了幾分。太子殿下如此明顯的施恩,張湯自然感覺出來了。不光如此,他也隱隱察覺到了太子殿下對江充的憎恨厭惡,甚至是殺機凜然。雖然不瞭解細情,但是江充居然敢大著膽子將邀寵的主意打到他的頭上,已經是自尋死路。如今之事,關鍵還在李息身上。他與李息積怨已久,今次的大好機會,實在是不想放過。&ldo;父皇認為李息還有大用,張大人就算再不甘心,也該為父皇著想。況且李息一案若是鐵證如山,證據確鑿也就罷了。可是這其中的貓膩兒想必張大人比誰都清楚。事已至此,保命還是其他,在乎大人一念之間。&rdo;劉據有些疲乏的將身子靠在椅子上,神色倦怠的說道:&ldo;況且昨日求到本太子頭上的,可是平陽侯曹襄。&rdo;而平陽侯曹襄是平陽公主的兒子。平陽公主在劉徹心中,還是有些地位的。此言一出,成了壓到駱駝的最後一棵稻草。本就心存猶疑的張湯立即跪身拜倒,口中說道:&ldo;太子殿下放心,李息一案,多有蹊蹺,微臣定會秉公辦理。還望太子殿下寬心。&rdo;&ldo;免禮。張大人既然心中有數。孤也不再多說。時候不早了,張大人快快出宮吧!&rdo;再晚一會兒,估計李息就沒命了。&ldo;微臣遵旨。微臣一時糊塗行止有錯,多虧太子殿下一言警醒。太子殿下相救之恩微臣謹記在心。&rdo;張湯恭謹的跪在地上,開口說道。&ldo;孤不過是多說了幾句話而已。張大人不必放在心上。今後行事須當謹慎,遵於律法。相信以張大人的聖寵,就算不得丞相之位,也必有丞相之實。&rdo;劉據神情憊懶,一語雙關的說道。&ldo;微臣明白。&rdo;被劉據直指心中所想,張湯心中最後一絲輕狂也消散無影。最後看了一眼上首閉目小憩的劉據。張湯神色恭謹,輕手輕腳的退出了書房。殿外,豔陽高照,萬里無雲。火熱的日頭傾灑著流火,熨燙著張湯微涼的身心。最後看了一眼被日光籠罩得金碧輝煌的太子宮,心中冷笑‐‐